[实用新型]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2815.3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可;戎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盛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5 | 分类号: | G01B11/275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4 | 代理人: | 蔡沅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型 智能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其通过左右两个测量单元上的第五目标盘和中间摄像模组,将由左右两个测量单元获得的固定于四个车轮上的目标盘坐标系位姿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中,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车型的四轮定位,且对于空间要求有限,适用于各种场地,且该四轮定位方法精准快捷,稳定性高,整体操作流程简便,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四轮定位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常见的四轮定位仪主要采用三维成像技术。其主要包括置于车辆正前方的立柱及带有2或4组相机的横梁、控制柜、计算机和4个反射盘、夹具及四轮定位测量软件。 2组相机采用USB3.0技术连接计算机及测量软件,拍摄并采集安装在四个车辆上反射目标盘移动0°-25°空间内图像信息经测量软件对比分析处理后,获得车辆和适时四轮定位数据。
现有的采用三维成像技术的四轮定位仪存在如下缺点:①图像信号传输不稳定;②前后对置式安装占地大,适用场地少,投入成本高;③2.2m以上轮距,4.5m以上轴距中大型乘用车、商用车测量受限,不能实现乘用车、商用车兼顾通用;④作业空间小,操作费时费力,使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适应全场地、全车型、多空间的,测量精准快捷,且稳定性高,操作简便,应用效率高的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具有如下构成:
该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包括四个目标盘、两个测量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的四个目标盘分别固定于需定位的四个车轮上,所述的两个测量单元分别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前后轮之间,所述的两个测量单元均包括前后两个摄像模组,所述的两个测量单元中的一个包括第五目标盘,另一个包括朝向所述第五目标盘的中间摄像模组,所述的处理单元分别信号连接所述的两个测量单元,用以控制所述测量单元拍摄各所述的目标盘,并根据所获得的各目标盘图像计算获得四轮定位数据。
该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还包括移动式电源,所述的移动式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的两个测量单元。
该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还包括四个夹具和两个固定平台,所述的四个目标盘分别通过夹具固定于对应的车轮上,所述的两个测量单元分别通过固定平台设置于左右两侧,并位于一侧前后车轮的中间位置上。
该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中,所述的测量单元还包括水平泡以及设置于上表面的触摸显示器。
该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中,所述的测量单元还包括无线信号收发子单元,所述的无线信号收发子单元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处理单元。
该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还包括主显示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的主显示器和控制单元均连接所述的处理单元。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及定位方法,其通过左右两个测量单元上的第五目标盘和中间摄像模组,将由左右两个测量单元获得的固定于四个车轮上的目标盘坐标系位姿统一到一个坐标系中,因此可以方便地实现不同车型的四轮定位,且对于空间要求有限,适用于各种场地,且该四轮定位方法精准快捷,稳定性高,整体操作流程简便,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测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车型智能四轮定位仪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盛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盛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2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