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顶推箱涵的路基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3125.X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吕玉蓉;王德富;张峰;王子龙;郑国庆;向鑫;李永波;范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顶推箱涵 路基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顶推箱涵的路基支护装置,包括拱形板和位于拱形板下方的靠板,靠板设有两个并分别临近拱形板两端,以及设置于拱形板上的定位机构和设置于靠板上的支撑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支柱、下半圆环、下连接片、限位杆、上连接片以及上半圆环,拱形板临近其前后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组定位块,每个定位块上通过一个支柱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半圆环;支撑机构包括螺纹柱、支撑圆锥、转盘以及拨动杆,每个靠板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柱,且两个螺纹柱在靠板水平中轴线上呈对称排布。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多点抓地支撑管棚两侧的方式使其承载强度大大提高,避免了管棚两侧容易损坏坍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支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顶推箱涵的路基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箱涵指的是洞身以钢筋混凝土箱形管节修建的涵洞。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钢筋混凝土或圬工制成,当新建道路必须从铁路、道路路基下通过时,对原有路线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后,可采取箱涵顶进施工技术。
在箱涵顶进施工过程中,常常会运用到管棚法,管棚法又称管棚超前支护法,是一种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掘进的新技术,具体方式为:开挖掘进前沿开挖工作面的上半断面设计周边打入厚壁钢管,钢管上开有注浆孔,施工人员按照设定的方位在未开挖的地层中钻孔,然后再将架设在拱架上的管插入钻孔内,之后再向钢管内注浆,注入的浆液将通过钢管上的注浆孔挤压到地层中完成加固;在地层中构筑的临时承载棚防护下,进行开挖更加稳定。
现有技术下路基支护装置只是对管棚上下两端的支撑部位进行加强,其侧边的固定支撑效果一般,管棚两侧强度偏低容易损坏坍塌,而且对铺设钢管的固定方式不够灵活,适用钢管尺寸范围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顶推箱涵的路基支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顶推箱涵的路基支护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路基支护装置只是对管棚上下两端的支撑部位进行加强,其侧边的固定支撑效果一般,管棚两侧强度偏低容易损坏坍塌,而且对铺设钢管的固定方式不够灵活,适用钢管尺寸范围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顶推箱涵的路基支护装置,包括拱形板和位于拱形板下方的靠板,所述靠板设有两个并分临近拱形板两端,以及设置于拱形板上的定位机构和设置于靠板上的支撑机构,每个所述靠板临近拱形板竖直中轴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两个收纳槽;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支柱、下半圆环、下连接片、限位杆、上连接片以及上半圆环,所述拱形板临近其前后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组定位块,每六个定位块为一组,且六个定位块沿拱形板边线呈等距圆周阵列排布,每个所述定位块上通过一个支柱固定连接有一个下半圆环,每个所述下半圆环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下连接片,每个所述下连接片上活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上活动连接有一个上连接片,且上连接片位于下连接片上方,每两个位于同一个定位块上的上连接片之间固定设置有一个上半圆环,上连接片和下连接片可以在限位杆上滑动升降;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螺纹柱、支撑圆锥、转盘以及拨动杆,每个所述靠板上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柱,且两个所述螺纹柱在靠板水平中轴线上呈对称排布,每个所述螺纹柱位于靠板外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圆锥,每个所述螺纹柱位于靠板内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转盘,每个所述转盘周侧面等距圆周转轮有四个拨动杆,所述收纳槽的位置和螺纹柱的位置相适配,所述收纳槽的尺寸与转盘和拨动杆的尺寸相适配,转盘主要固定拨动杆,拨动杆主要方便人员转动螺纹柱。
优选地,所述拱形板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连接条板,每个所述靠板顶端与一个连接条板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条板主要方便固定靠板。
优选地,两个所述靠板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横板,所述加强横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组支撑块,且两组支撑块在加强横板水平中轴线上呈对称排布,每三个支撑块为一组,支撑块主要固定加强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31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电力配电柜
- 下一篇:一种输液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