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蓄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9180.X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1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刚;苏力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元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00;F24H9/1863;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蓄热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能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体蓄热系统中的固体蓄热体,蓄热砖垛分为间隔设置的间隔层蓄热砖及砖孔层蓄热砖,每层砖孔层蓄热砖均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内安装有电热丝;每层间隔层蓄热砖上均安装有连接板A,每层砖孔层蓄热砖上的电热丝均并联连接于下方相邻层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上,各层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通过多个连接板B串联连接,并在串联连接后与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相连,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安装于固体蓄热体外围设置的保温层上。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固体蓄热体内部分位置材料导热性,使固体蓄热体相对气体循环方向截面上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可兼顾高密度储能与大功率热量交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能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体蓄热系统中的固体蓄热体。
背景技术
固体蓄热系统中,气体经固体蓄热体加热升温,再供换热器换热。现有的固体蓄热体的材料单一,无法兼顾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固体蓄热体内部温差较大,或换热面积不足,难以兼顾高密度储能与大功率热量交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蓄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热砖垛、电热丝、连接板A、连接板B及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所述蓄热砖垛分为多层间隔层蓄热砖及多层砖孔层蓄热砖,所述间隔层蓄热砖与砖孔层蓄热砖间隔设置,每层所述砖孔层蓄热砖均设有多个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内安装有电热丝;每层所述间隔层蓄热砖上均安装有连接板A,每层所述砖孔层蓄热砖上的电热丝均并联连接于下方相邻层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上,各层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通过多个连接板B串联连接,并在串联连接后与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相连,所述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安装于固体蓄热体外围设置的保温层上。
其中:每层所述砖孔层蓄热砖安装的电热丝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同层所述换热通道的数量。
各层所述间隔层蓄热砖的材质相同,各层所述砖孔层蓄热砖的材质相同。
所述保温层内部通过固体蓄热体及蓄热砖垛上设置的挡风墙分隔为左风室及右风室,所述左风室与右风室位于固体蓄热体的左右两侧,通过所述换热通道连通;每层所述间隔层蓄热砖朝向左风室及右风室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A,每层所述间隔层蓄热砖一侧的连接板A通过连接板B与上方相邻层或下方相邻层的间隔层蓄热砖同侧连接板A相连,每层所述间隔层蓄热砖另一侧的连接板A通过连接板B与下方相邻层或上方相邻层的间隔层蓄热砖同侧连接板A相连。
每层所述间隔层蓄热砖的同侧设有连接板A,相邻两层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之间通过连接板B相连。
所述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与位于最高的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连接,所述固体蓄热体的电位由上至下逐渐降低。
所述保温层内的固体蓄热体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每个所述固体蓄热体中最高的间隔层蓄热砖的连接板A均连接一个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材质的蓄热砖,改变固体蓄热体内部分位置材料导热性,使固体蓄热体相对气体循环方向截面上热量分布更加均匀,可兼顾高密度储能与大功率热量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俯视剖视图;
其中:1为间隔层蓄热砖,2为砖孔层蓄热砖,3为电热丝,4为连接板A,5为连接板B,6为换热通道,7为挡风墙,8为耐高温高电压进线装置,9为保温层,10为检修门,11为固体蓄热体,12为左风室,13为右风室。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元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大元能源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91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盒热压覆膜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十字轴万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