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无损探伤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09867.3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3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达刚;胡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银河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吴杉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无损 探伤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探伤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无损探伤设备,包括探伤设备本体、探伤设备定位组件、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探伤设备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探伤设备定位组件由连接座和固定座组合构成,连接座和固定座之间为一体成型;通过设置由探伤设备本体、探伤设备定位组件、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组合构成的无损探伤设备,从而通过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将探伤设备定位组件挂在使用者的腰部,并通过将探伤设备定位组件设置成由连接座和固定座组合构成,并在固定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限位槽和连接槽,并在探伤设备本体上设置连接杆,并在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限位凸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损探伤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无损探伤设备。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仪器,是指一类对材料或工件实施一种不损害或不影响其未来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仪器。它能发现材料或工件内部和表面所存在的缺欠,能测定材料或工件的内部组成、结构、物理性能和状态等,但是传统的无损探伤设备不便携带,而有些需要高空攀爬进行探伤的设备,工作人员再攀爬过程中,其无损探伤设备存在拿取不便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无损探伤设备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损探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无损探伤设备,包括探伤设备本体、探伤设备定位组件、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所述探伤设备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探伤设备定位组件由连接座和固定座组合构成,所述连接座和固定座之间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分别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两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圆孔,且定位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限位槽和连接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限位槽均对称设置有一组,且导向槽之间连线与限位槽之间的连线呈十字型设置,所述连接槽为环形槽口,且导向槽和限位槽的靠内侧端为通过连接槽进行连接,且导向槽和限位槽的截面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在连接杆上对称设置有一组,且限位凸起的尺寸与限位槽的尺寸相吻合,且限位凸起的厚度值小于连接槽的宽度值。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杆体上开设有安装槽,其安装槽的槽口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探伤设备本体在实际安装时,其探伤设备本体上连接杆为插入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定位孔中,且限位凸起为卡合设置在限位槽之中,且此时支撑弹簧为处于被压缩状态进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均为扁平绳带,且第一绑绳的靠内侧面缝合有魔术贴子面,所述第二绑绳的外侧面缝合有魔术贴母面。
优选的,所述探伤设备本体的下侧端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绳扣,且连接线为通过绳扣连接在第二绑绳上,所述连接线为弹簧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由探伤设备本体、探伤设备定位组件、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组合构成的无损探伤设备,从而通过第一绑绳和第二绑绳将探伤设备定位组件挂在使用者的腰部,并通过将探伤设备定位组件设置成由连接座和固定座组合构成,并在固定座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限位槽和连接槽,并在探伤设备本体上设置连接杆,并在连接杆的侧壁上设置限位凸起;
2.并通过在连接杆的杆体上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的槽口底面固定连接支撑弹簧,并在支撑弹簧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支撑板,从而通过支撑弹簧将限位凸起抵在限位槽之中,从而保证探伤设备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探伤设备定位组件半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银河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银河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098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