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巨结肠症专用灌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14588.6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5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陈东;武勇;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坤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2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博睿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6 | 代理人: | 刘亚娟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肠 专用 灌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巨结肠症专用灌肠管,包括三腔管,所述三腔管的上端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三腔管的顶部开设有中心引流孔,所述三腔管的侧面开设有扁圆形侧引流孔,所述三腔管的内部的左侧开设有充气通道,所述三腔管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冲洗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引流通道、冲洗通道、硅橡胶球囊和自闭阀,通过使用注射剂可以对自闭阀注入空气,此时空气将会经过指示球囊和充气管进入到充气通道的内部,此时充气通道的内部的气体将会沿充气孔进入到硅橡胶球囊中,使得硅橡胶球囊发生膨胀,使得硅橡胶球囊稳定钩挂在肛管内缘,从而可阻滞灌肠液从灌肠管周边喷溅,操作环境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巨结肠症专用灌肠管。
背景技术
先天性巨结肠症又称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导致新生儿肠梗阻和婴幼儿便秘的常见原因,HD为肠神经系统的胚胎发育异常所致,肠神经系统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神经嵴细胞由头向尾迁移障碍是肠神经细胞缺如的原因,神经嵴细胞迁移失败发生越早,无神经节细胞肠段越长;其特点是肠管的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缺如,肠管丧失蠕动功能,导致肠道梗阻,发病率位于小儿消化道畸形第二位,HD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灌肠排出肠道粪便,延缓近端结肠肥厚扩张,对疾病的发展起到延缓作用,减轻患儿腹胀,阻止营养不良的发生,为手术治疗提供保障,在基层医院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因患者自身原因无法耐受手术的主要治疗方法,在进行术前准备阶段,灌肠可以起到清洁肠道,保持肠道空虚,减少细菌附着,减少术后感染,故术前灌肠作为术前准备必不可少。
目前先天性巨结肠症灌肠方法主要是通过一根橡胶管插入直肠,向上穿过结肠痉挛段,到达扩张段,进行注入生理盐水,再抽吸或依靠肠道压力自行排出肠道混油粪便液体,反复操作,直至肠道积存粪便排出,清洁肠道。它具有以下缺点:
1、患儿灌肠时常常需要暴露下半身,肛管经肛门插入注水后粪水不仅从肛管流出,还有一部分粪水会从患儿肛门口流出,造成患儿肛周及臀部皮肤浸湿,引起患儿不适感,甚至还会造成患儿肛周皮肤发红,甚至糜烂,有的还会因为患儿受凉而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延迟手术;
2、传统回流灌肠操作需要护士用注洗器一管一管的抽生理盐水注入肛管,费时且费力,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护士的劳动效率;
3、由于目前所用肛管为一中控橡胶管道,没有固定在肠道装置,容易脱落,每进行一次灌肠需要多次重复置管,引起患儿不适,用易损伤肠道粘膜,导致出血,后期愈合形成瘢痕粘连影响手术分离,增加术后并发症。在临床进行巨结肠症灌肠治疗工作中急需一款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增加患儿舒适度的灌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巨结肠症专用灌肠管,具有灌肠管插入直肠段加长,可使灌肠液直接到达粪便滞留段肠道,冲洗效果强;充气的球囊可阻滞灌肠液从灌肠管周边喷溅,操作环境卫生;采用双单向阀管路,可向肠道连续注射灌肠液,无须反复解脱注射器抽取灌肠液,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巨结肠症专用灌肠管,包括三腔管,所述三腔管的上端开设有引流通道,所述三腔管的顶部开设有中心引流孔,所述三腔管的侧面开设有扁圆形侧引流孔,所述三腔管的内部的左侧开设有充气通道,所述三腔管内部的右侧开设有冲洗通道,所述三腔管的外壁包括有硅橡胶球囊,所述充气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充气孔,所述硅橡胶球囊的正面设有标志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通道侧面固定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设有指示球囊和自闭阀,所述冲洗通道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第一单向阀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另一端固定连通有三路开关,所述三路开关的第二合第三接口分别与第二单向阀和螺口注射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通过软管和连接管固定连通,由于冲洗管的设计,通过采用双单向阀管路,可向肠道连续注射灌肠液,无须反复解脱注射器抽取灌肠液,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坤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坤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14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路转换装置
- 下一篇:射频集成芯片、终端设备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