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沉井的下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15142.5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9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宋艳青;李红涛;崔炎锋;方晓瑞;刘祖新;王红梅;王振华;王跃华;王育青;黄宪中;李长恩;吕宜霏;贾昀;陈江;王翠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E02D2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龙腾盛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4 | 代理人: | 郭广全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下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井的下沉装置,包括基座,贯穿设置在基座顶部的沉井本体,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远离气泵的一侧延伸至基座的内部,所述沉井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柱,所述斜柱远离配重块的一侧与沉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沉井本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斜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板。本实用新型达到可以稳定快速下沉的效果,该沉井的下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沉井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下沉的,而沉井在进入灰色砂质粉土层后,仅靠自重下沉已经就会很困难,并且该层土含砂量大、渗透系数高,易发生流砂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井的下沉装置。
背景技术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但现有的沉井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下沉的,而沉井在进入灰色砂质粉土层后,仅靠自重下沉已经就会很困难,并且该层土含砂量大、渗透系数高,易发生流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井的下沉装置,具备可以稳定快速下沉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沉井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下沉的,而沉井在进入灰色砂质粉土层后,仅靠自重下沉已经就会很困难,并且该层土含砂量大、渗透系数高,易发生流砂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井的下沉装置,包括基座;
贯穿设置在基座顶部的沉井本体;
所述基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远离气泵的一侧延伸至基座的内部,所述沉井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柱,所述斜柱远离配重块的一侧与沉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沉井本体内腔的底部且位于斜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板,所述定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双向千斤顶,所述双向千斤顶的底部与配重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配重块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配合配重块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块,所述导流块的外侧与沉井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漏槽,所述漏槽配合导流块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沉井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预制桩,所述预制桩配合沉井本体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喷气管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底部与基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座、沉井本体、气泵、喷气管、配重块、斜柱、定板和双向千斤顶的配合使用,达到可以稳定快速下沉的效果,该沉井的下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沉井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下沉的,而沉井在进入灰色砂质粉土层后,仅靠自重下沉已经就会很困难,并且该层土含砂量大、渗透系数高,易发生流砂现象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块的设置,能够加大配重块的重量,进一步加快下沉速度。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流块的设置,能够使浇筑的混凝土更加精准的流到定板的孔洞中,避免出现混凝土堆积过多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通过漏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混凝土的流向限位,使其精准的流向其底部。
5、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制桩的设置,能够使沉井本体更加稳定的下沉,避免出现偏移的现象。
6、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套的设置,能够使喷气管更加稳定,防止出现会晃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15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纺布手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