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型全自动弹簧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20025.8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8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佛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F16N7/38;F16N31/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宸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8 | 代理人: | 李俊建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全自动 弹簧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润滑型全自动弹簧机,涉及全自动弹簧机技术领域,润滑型全自动弹簧机,包括机体、底台、储油瓶以及控制面板,底台固定于机体底部,且储油瓶位于机体右侧上方,控制面板安装于底台右侧并向上延伸至机体右侧下方;机体右侧上方固定有箍环,且储油瓶嵌入箍环内,储油瓶顶部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弯管,且弯管末端管口螺纹连通有喷头;底台上表面前面开有位于机体前方下侧的集油口,且集油口上表面覆盖油滤网;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添加的润滑结构可以实现对弹簧机中的部件进行润滑,避免弹簧机中的部件出现生锈卡顿的现象,并且润滑时,残留的润滑油可以实现回收利用,避免浪费,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弹簧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润滑型全自动弹簧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弹簧机,是利用电脑控制和伺服驱动等元器件构成的数控弹簧机产品,实现数控化和智能化操作,具有调试更方便、成形速度快、精准度高和稳定性强特点,而常规的弹簧机自身并不具备润滑结构,导致弹簧机中的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生锈卡顿的现象,进而影响全自动弹簧机的正常工作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型全自动弹簧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全自动弹簧机不具备润滑结构,容易出现生锈卡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型全自动弹簧机,包括机体、底台、储油瓶以及控制面板,所述底台固定于机体底部,且所述储油瓶位于机体右侧上方,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底台右侧并向上延伸至机体右侧下方;
所述机体右侧上方固定有箍环,且所述储油瓶嵌入箍环内,所述储油瓶顶部插接有与其相通的弯管,且所述弯管末端管口螺纹连通有喷头;
所述底台上表面前面开有位于机体前方下侧的集油口,且所述集油口上表面覆盖油滤网,所述集油口内壁四周均固定有朝集油口底部中间倾斜的导流板,且所述集油口内底部右侧开有输油孔;
所述底台前面右下方开有贯通其内部的检修口,且所述检修口内部左右侧分别安装有收集瓶和输液泵。
更佳的,所述输油孔底部延伸至检修口内壁上方,且所述输油孔底部与收集瓶上下对应并连通。
更佳的,所述收集瓶与输液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输液泵右侧连通有输送管。
更佳的,所述输送管右侧上端贯穿出底台上表面右侧并延伸至储油瓶左侧下方,且所述输送管与储油瓶连通。
更佳的,所述喷头朝向机体前面的部件。
更佳的,所述检修口表面铰接有检修门。
更佳的,所述底台上表面开有环绕集油口上表面外侧的环口,且所述环口内嵌入有吸油条。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利用弯管可以将储油瓶内的润滑油输送至喷头内,再利用喷头可以将润滑油均匀的喷洒在机体前面的部件上,这样便可以对机体中的部件进行润滑,有效避免部件出现生锈卡顿的现象,有利于保证机体的正常工作效果;
喷洒出来的润滑油向下滴落至底台上时,利用集油口可以将部分润滑油收集起来,利用集油口内壁四周的导流板,有效加快润滑油流向集油口内底部的速度,进入集油口内底部的润滑油将会慢慢通过输油孔流向检修口内的收集瓶,通过收集瓶可以对滴落的润滑油集中储存起来,方便后期的重复使用,输液泵便可以将收集瓶内储存的润滑油泵入输送管内,再将润滑油送入储油瓶内,这样便可以实现循环利用润滑油,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润滑油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台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佛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佛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0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