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26090.1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闫永岗;王秀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沐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波 治疗 导管 | ||
1.一种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1),所述内管(1)的远端设置有电极组件(3);
外管(2),所述外管(2)的远端设置有球囊(21);
所述内管(1)设置在所述外管(2)内部,所述电极组件(3)设置在所述球囊(21)内部,所述电极组件(3)采用柔性电极;
所述球囊(21)的远端设置为封闭结构,所述球囊(21)的远端设置为向远端方向凸起的圆形尖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3)包括若干个同轴设置的圆环型电极,若干个同轴设置的圆环型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1)外壁,若干个所述圆环型电极采用串联和/或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在所述球囊(21)内的部分设置有两个显影环(11),所述电极组件(3)设置在两个所述显影环(11)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3)包括基底(31);所述圆环型电极设置为若干内电极(33)、若干外电极(34);所述基底(31)套置在所述内管(1)的外侧,所述内电极(33)套置在所述基底(31)的内侧,所述内管(1)的外侧,所述外电极(34)套置在所述基底(31)的外侧,所述内电极(33)和外电极(34)在轴向方向上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3)包括基底(31)、非导电间隙(32);所述圆环型电极设置为若干外电极(34);所述基底(31)套置在所述内管(1)的外侧,所述非导电间隙(32)套置在所述基底(31)的外侧,所述外电极(34)套置在所述基底(31)的外侧;所述非导电间隙(32)设置在所述圆环型电极的轴向间隙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型电极设置为若干外电极(34);所述外电极(34)在轴向方向上成对设置,一对所述外电极(34)中两个外电极(34)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对所述外电极(34)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电极(34)在轴向方向上均匀排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外电极(34)之间的距离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于体外的高压发生器(4),所述高压发生器(4)与所述电极组件(3)通过导线(5)连接,所述高压发生器(4)和所述电极组件(3)之间设置有电路板(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5)与所述电极组件(3)中的圆环型电极的连接点设置在圆环型电极的内壁,所述导线(5)在所述内管(1)与所述外管(2)之间的腔体中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沐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沐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60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速传感器的检测系统
- 下一篇:用于脊柱共平面矫形的支撑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