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脊柱共平面矫形的支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26111.X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郝定均;刘明岩;刘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脊柱 平面 矫形 支撑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共平面矫形的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块,所有的支撑块依次连接;每个支撑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块体、中间块体和后部块体;头部块体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柱;每个限位柱上具有两个矩形缺口面;头部块体的承接面的头端上设有球形承接槽部;中间块体上设有中间通孔;后部块体上设有容纳槽部;后部块体上具有容纳槽侧壁,每个容纳槽侧壁上设有导向槽部和限位通孔;容纳槽部的容纳槽底壁上设有收纳孔,收纳孔中设有定位部件,定位部件包括安装于收纳孔中的弹簧和与弹簧的后端连接的定位球,定位球穿出收纳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减少了工具的使用,简化了操作步骤,安装方便,节省了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脊柱共平面矫形的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正常的脊柱由许多可以相对活动的椎体组成,每个椎体都有各自的三维轴线,椎体的三维轴线就是X轴、Y轴和Z轴。垂直于椎体的冠状面的轴线为X轴,垂直于椎体的水平面的轴线为Z轴,垂直于椎体的矢状面的轴线为Y轴。正常人站立位的脊柱,其椎体在冠状面及水平面上未发生位移和旋转,所以,各个椎体的X轴和Z轴是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所谓的共平面。各个椎体的X轴和Z轴构成的平面为矢状面,脊柱发生侧凸时,侧凸区的各个椎体在三个冠状面、水平面和矢状面都发生了位移和旋转,使得由发生侧凸的所有的椎体的矢状面不能共面。
现有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共面变形矫正系统》,专利申请号:CN201010218781.3;其中包括:适于联接到多个椎体的多个延伸件、在延伸件之间延伸并与其配合的第一棒条、在延伸件之间延伸并与其配合的第二棒条、以及长度选择成联接在相邻延伸件之间的多个间隔件。延伸件通过诸如骨螺钉的多个骨锚固件联接到相应的椎体。延伸件大致沿纵向轴线延伸并包括适于联接到椎体内相应骨锚固件的近侧部分和相对的远侧部分,第二棒条沿近侧方向从邻近远侧部分的位置朝向近侧部分沿延伸件的轴向移动,这又致使近侧部分沿第二横向轴线大致对准定位。延伸件通过骨锚固件作用在椎体上,以通过椎体的平移和转动运动来降低脊椎变形,其中椎体的前后轴线从异常或非共面状态过渡到矫正或共面状态。
现有的共面变形矫正系统在对非共面状态的椎体进行校正时,需要使用两个棒条,这就导致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用于脊柱共平面矫形的支撑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脊柱共平面矫形的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块,所有的所述支撑块依次连接;
每个所述支撑块包括沿着所述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头部块体、中间块体和后部块体;
所述头部块体上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柱,且两个所述限位柱沿着所述支撑块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限位柱为圆柱形,每个所述限位柱的轴向与所述支撑块的宽度方向同向;每个所述限位柱的外周面上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矩形缺口面,两个所述矩形缺口面沿着所述支撑块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每个所述矩形缺口面平行于所述支撑块的宽度方向,每个所述矩形缺口面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部分别处于所述限位柱的两个端面上;
所述头部块体的远离所述中间块体的一端的端面为承接面,所述承接面为半圆形,所述承接面的头端上设有球形承接槽部;
所述中间块体上设有中间通孔,所述中间通孔的轴向与所述支撑块的高度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6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击波治疗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