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镜钳道防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26233.9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9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罗山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4 | 分类号: | A61B10/04;A61B10/06;A61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镜钳道 防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镜钳道防漏装置,包括设于内镜上的钳道口及套设于钳道口上的活检帽;所述钳道口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环及位于第一密封环下方的限位环,所述活检帽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内凸台,且活检帽的下端部环绕钳道口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内凸台下端压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上,所述活检帽的外壁上还螺纹连接有一组管套,以通过向下旋拧所述管套,使所述多个卡扣聚拢卡紧在所述限位环上;本实用新型的内镜钳道防漏装置中,内凸台与第一密封环形成的密封结构使得体液不易从缝隙处漏出,卡扣结构的设置使得内凸台与第一密封环形成的密封结构压接的更加紧密,长期使用也不易出现松动,且活检帽与钳道口之间拆卸方便,便于拆解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镜钳道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简称内镜)是常见的医疗检测装置,其利用人体口腔或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人体的肠胃中进行医疗检测,可通过其末端的图像采集装置将肠胃中的实时图像信息传导到显示设备上,极大地降低了医疗检测和手术的操作难度。
目前,临床常用的内镜中,其钳道口上一般可拆式地安装有活检帽,活检帽上安装有密封活检帽端部用的帽盖,帽盖上设置有供操作器械穿入的开口,便于操作器械进入体内进行操作;上述内镜结构中,活检帽与钳道口的连接稳固性较差,使用一段时间后密封性降低,操作器械极易使肠胃中的体液从活检帽与钳道口指间的间隙溢出,不便于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活检帽与钳道口连接稳固且密封性良好的内镜钳道防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镜钳道防漏装置,包括设于内镜上的钳道口及套设于钳道口上的活检帽;所述钳道口的外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环及位于第一密封环下方的限位环,所述活检帽的内壁上设有环状的内凸台,且活检帽的下端部环绕钳道口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内凸台下端压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上,所述活检帽的外壁上还螺纹连接有一组管套,以通过向下旋拧所述管套,使所述多个卡扣聚拢卡紧在所述限位环上。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凸台的下端部设有环状的卡槽,当所述内凸台的下端部压接于所述第一密封环时,所述钳道口的上端部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活检帽上还连接有帽盖,所述帽盖包括帽盖本体及设与帽盖本体周侧壁上的第二密封圈;当所述帽盖盖合于所述活检帽上时,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下端压接于所述内凸台的上端部。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凸台的内部具有呈漏斗形的内腔体,且内腔体的上端部直径大于下端部的直径,以为帽盖插入活检帽内提供导向。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活检帽的外侧壁上还设有位于管套上方的外延部,所述多个卡扣的下端外侧壁上还均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外延部和多个第一凸起部用于对所述管套的上下旋拧进行限位。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帽盖的周侧壁上还设有扩大部,所述扩大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活检帽的直径;需要取下帽盖时,只需扣动扩大部即可。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扩大部与所述外延部之间通过一组柔性的连接件相连。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凸台的下端部还设有延伸到所述钳道口内部的密封部,所述帽盖上还设有延伸到钳道口内的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外壁上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凸起部;当操作器械插入帽盖内时,所述橡胶管胀开以与所述密封部密封连接,且所述多个第二凸起部抵接于密封部的下端,以阻止帽盖从活检帽拔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阳市人民医院,未经简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6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LED灯芯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永磁驱动波峰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