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盘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28993.3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龙;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04 | 分类号: | B65H57/04;B65H5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盘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盘体,包括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一侧的复绕盘本体,所述复绕盘本体呈环状布置,所述复绕盘本体由多个折弯板首尾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其中,于相邻两个折弯板之间形成有供绑扎带穿过的引导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绕线盘体在位于复绕盘本体上形成有多个引导槽,可在线缆绑扎后通过绑扎带的穿入再实施绑扎,绑扎后的线缆整齐划一;另外,所开设的第一孔型利于绑扎后的穿引,便于提升绑扎效率,所开设的第二孔型便于线缆初始盘绕时的线缆端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的盘绕绑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绕线盘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绕线盘体一般为环状的板件结构,将线缆盘绕后再取下捆扎,这样的捆扎方式容易导致捆扎后的线缆交错凌乱,降低了线缆的绑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盘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盘体,包括底板以及固接在底板一侧的复绕盘本体,所述复绕盘本体呈环状布置,所述复绕盘本体由多个折弯板首尾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其中,于相邻两个折弯板之间形成有供绑扎带穿过的引导槽。
所述复绕盘本体为圆环状结构,且该复绕盘本体的外侧面垂直于底板板面设置。
多个所述折弯板长度相同。
于所述复绕盘本体的内侧形成有位于引导槽正下方的凸起部。
所述凸起部一体成型于复绕盘本体上。
所述引导槽垂直于底板板面开设,该引导槽的两端形成有开放式的引导口。
所述底板形成有延伸至复绕盘本体外侧延展部。
于所述延展部上开设有位于引导槽一侧第一孔型。
所述第一孔型为腰形孔。
于所述延展部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孔型,每个所述的第二孔型分布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孔型之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绕线盘体在位于复绕盘本体上形成有多个引导槽,可在线缆绑扎后通过绑扎带的穿入再实施绑扎,绑扎后的线缆整齐划一;另外,所开设的第一孔型利于绑扎后的穿引,便于提升绑扎效率,所开设的第二孔型便于线缆初始盘绕时的线缆端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延展部、111第一孔型、112第二孔型、12装配孔一、 13装配孔二、2复绕盘本体、21折弯板、22引导槽、221引导口一、222引导口二、23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穿管机的具体实施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绕线盘体,包括有底板1 以及固接在底板1一侧的复绕盘本体2,所述复绕盘本体2呈环状布置,所述复绕盘本体2由多个折弯板21首尾依次间隔连接形成;其中,于相邻两个所述折弯板21之间形成有供绑扎带穿过的引导槽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博侃电气(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28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钻孔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式缓冲装置及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