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监测后备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36560.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2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锋;陈金春;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云凯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16 | 分类号: | H01H9/16;H01H1/5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曹雪娇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监测 后备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测后备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动触头与静触头,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微动开关以及微动开关连接的遥信接口,所述微动开关位于动触头的运动轨迹上,当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时,所述动触头沿着其运动轨迹移动,并与微动开关接触,微动开关为遥信接口接通电路;通过在动触头运行轨迹上设置微动开关,防雷系统通过接收的输出信号,感知后备保护器处于断路状态,方便管理人员监控后备保护器的状态;后备保护器保障浪涌保护器与线路安全的同时,完美配合了智能防雷系统的监测功能的实现,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设备的状态及劣化程度,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监测后备保护器。
背景技术
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列为了“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俨然成为我们生产生活不可忽视的存在。在避免承受直接雷击庞大能量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防雷电磁脉冲的各项措施也至关重要。
当雷电落在建筑物或者建筑物附近以及输电线路或输电线路附近,会侵入或感应出数十千伏的瞬态过电压,并沿着线路侵入配电回路而损坏电气电子设备。为了保护电气系统和重要的电气电子设备免遭雷击过电压的损坏,配电系统和通信信号系统必须安装浪涌保护器。
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功能是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其发挥这两项功能主要依赖于其内部的非线性元件,包括压敏电阻、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瞬态抑制二极管等。然而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浪涌保护器内部非线性元件会受到多次雷电流冲击、操作过电压、高温、高湿等影响,导致元件老化、劣化。
浪涌保护器(限压型)的漏电流会随着其内部元件的劣化而持续增大,当漏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浪涌保护器会开始发热,劣化速度也加快,极易引起火灾。除此之外,在遇到高能量的电涌冲击或者发生线路工频故障, SPD发生短路失效时,若无线路保护,不能将故障线路及时断开,也将导致配电线路发生火灾,甚至SPD爆炸;所以设置后备保护器以保障浪涌保护器的安全以及线路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防雷技术的日益发展,防雷系统也向着数字化方向迈进,此时,智能防雷系统应运而生;智能防雷系统是由设备层、通信层及应用层三大部分组成的,基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后备保护器属于设备层,由于现有的后备保护器难以输出自身的运行状态,导致后备保护器在防雷系统应用受到的限制,导致管理人员很难及时掌握后备保护器的运行状态及劣化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测后备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智能监测后备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动触头与静触头,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微动开关以及微动开关连接的遥信接口,所述微动开关位于动触头的运动轨迹上,当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时,所述动触头沿着其运动轨迹移动,并与微动开关接触,微动开关为遥信接口接通电路。
进一步的,与所述壳体连接有第一接线端子以及第二接线端子,所述动触头与第一接线端子电性连接,所述静触头与第二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动触头之间通过软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软导线材质为软铜线。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远离静触头一端连接有推杆。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与静触头连接处一侧设置有灭弧栅,所述灭弧栅位于动触头与静触头连接处正旁。
进一步的,所述静触头与第二接线端子之间并联有线圈以及气体放电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云凯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云凯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6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七自由度上肢助力外骨骼
- 下一篇:合金钢锭加工用钢液模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