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壳、齿轮箱及作业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39543.4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威;谷云辉;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耿向宇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齿轮箱 作业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壳、齿轮箱及作业机械,涉及齿轮箱零件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轴承孔衬套。壳体铸造成型于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侧,并与轴承孔衬套形成一体结构。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供壳体的铸造金属进入的凹槽,凹槽沿轴承孔衬套的周向延伸设置。在壳体被铸造时,可以将轴承孔衬套放入铸造模具内,使轴承孔衬套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并且铸造过程中熔融的铸造金属能够进入到轴承孔衬套的凹槽内,以增大壳体与轴承孔衬套联结的紧密性,提高轴承孔衬套的承载能力,从而防止轴承孔衬套容易松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箱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壳、齿轮箱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齿轮箱壳体的轴承孔处通常设置有衬套,以减小轴承孔的磨损及变形,提高齿轮箱壳体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衬套通常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于轴承孔内。这种方式对衬套的固定效果不好,衬套容易松动。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箱壳体上的的衬套容易松动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的外壳、齿轮箱及作业机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壳,包括壳体和轴承孔衬套;
其中,所述壳体铸造成型于所述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侧,并与所述轴承孔衬套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壁上设有供所述壳体的铸造金属进入的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轴承孔衬套的周向延伸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所述凹槽包括沿所述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壁螺旋设置的螺旋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所述螺旋槽的数量为两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两条所述螺旋槽的旋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所述凹槽包括呈环形结构的环形槽或者呈半环形结构的半环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轴承孔衬套的轴向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所述凹槽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所述壳体为铝合金壳体,所述轴承孔衬套为钢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齿轮箱,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机械,包括如上所述的齿轮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包括壳体和轴承孔衬套,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壁上设有沿轴承孔衬套的周向延伸的凹槽。在壳体铸造时,可以将轴承孔衬套放入铸造模具内,使壳体成型于轴承孔衬套的外圆周侧,并使轴承孔衬套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铸造过程中熔融的铸造金属能够进入到轴承孔衬套的凹槽内,以增大壳体与轴承孔衬套联结的紧密性,提高轴承孔衬套的承载能力,从而防止轴承孔衬套容易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承孔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轴承孔衬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轴承孔衬套;2:凹槽;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39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