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外耳道耵聍去除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41264.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24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高源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耳道 耵聍 去除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外耳道耵聍去除护理装置,包括套筒、吸气泵、过滤片、连接头和棉签,套筒前端开口、后端封闭,套筒内安装有吸气泵,吸气泵的出气口与套筒外部连通,套筒前端内壁设有过滤片;连接头包括连接套、锥形套和连接管,连接套后端与套筒前端连接,锥形套开口较大的一端与连接套前端连接,锥形套开口较小的一端与连接管后端连接,棉签包括棉签管和棉球,棉签管后端插接在连接管前端,棉签管前端设有棉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棉球可将中外耳道内的耵聍刮除,同时在吸气泵的作用下,中外耳道内壁残留的细小耵聍可通过棉签管进入到连接头内收集,清洁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外耳道耵聍去除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耵聍栓塞患者需要及时对中外耳道内壁进行耵聍的清洁工作,目前的对于该种疾病的护理方式是通过棉签进行圆周运动进行耵聍的刮除,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彻底清除中外耳道内壁残留的细小耵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外耳道耵聍去除护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外耳道耵聍去除护理装置,包括套筒、吸气泵、过滤片、连接头和棉签,套筒前端开口、后端封闭,套筒内安装有吸气泵,吸气泵的出气口与套筒外部连通,套筒前端内壁设有过滤片;连接头包括连接套、锥形套和连接管,连接套后端与套筒前端连接,锥形套开口较大的一端与连接套前端连接,锥形套开口较小的一端与连接管后端连接,棉签包括棉签管和棉球,棉签管后端插接在连接管前端,棉签管前端设有棉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棉球可将中外耳道内的耵聍刮除,同时在吸气泵的作用下,中外耳道内壁残留的细小耵聍可通过棉签管进入到连接头内收集,清洁效果好。
进一步:套筒内还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吸气泵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蓄电池可为吸气泵供电,无需外界电源,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进一步:套筒后端设有充电插孔,充电插孔与蓄电池电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充电插孔可为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连接套后端外壁与套筒前端内壁螺纹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连接套后端外壁与套筒前端外壁螺纹连接,可将套筒与连接套之间拆开,可在连接头内耵聍较多时将连接头内的耵聍清除。
进一步:套筒前端内壁设有挡圈,过滤片固定在挡圈与连接套之间。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将套筒与连接套之间拆开后,可将过滤片从套筒内取出,可在过滤片堵住后便于对过滤片进行清洗。
进一步:连接管前端内壁设有密封圈,棉签管后端外壁与密封圈内壁密封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圈可提高棉签管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体泄露,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进一步:密封圈前端内壁设有倒圆角。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倒圆角可方便将棉签管插入到连接管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中外耳道耵聍去除护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套筒;11、挡圈;2、吸气泵;3、过滤片;4、连接头;41、连接套;42、锥形套;43、连接管;5、棉签;51、棉签管;52、棉球;6、蓄电池;7、充电插孔;8、密封圈;81、倒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未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41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生产用包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单色发光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