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3292.5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3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心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维源泰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4 | 分类号: | F24D15/04;F24D19/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刘太雷 |
地址: | 101121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建筑 用地 源热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内部左右侧均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外表面螺纹套装有螺旋换热管,左侧螺旋换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源热水进管,左侧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源水回水管,所述换热器的右侧设置有地暖机组,所述地暖机组的进水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右侧螺旋换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地暖机组的出水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右侧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自来水进管,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且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生活用水出管,本装置将地暖取暖与生活用水换热结合,可提高对地源热泵热能的利用,改善用户的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源热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越来越少,世界各国研发可再生能源的形势越来越迫切。可再生能源正面、积极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发展了诸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利用地源热能的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使用。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于地源热泵能量的利用,通常仅用于室内温度的调节,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各方面对热量的使用,节能效果不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内部左右侧均通过若干支撑杆固定连接有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外表面螺纹套装有螺旋换热管,左侧螺旋换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源热水进管,左侧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地源水回水管,左右侧换热筒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管,所述第一循环管上安装有第一循环泵,左右侧换热筒的底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管,所述换热器的右侧设置有地暖机组,所述地暖机组的进水端通过第一管道与右侧螺旋换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地暖机组的出水端通过第二管道与右侧螺旋换热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连接有自来水进管,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三循环泵,且第一管道上连接有生活用水出管,所述自来水进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生活用水出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生活用水出管位于第三循环泵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生活用水出管上连接有电热水器进水管,所述电热水器进水管上安装有第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棉层。
优选的,所述自来水进管上安装有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过滤网层、过滤棉层、活性炭吸附层以及反渗透膜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地源热泵系统使用方便,能源利用率高,地源热水从地源热水进管进入,经过左侧螺旋换热管后从地源水回水管回流到地底,启动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带动左右侧换热筒的内部流体介质流动,进而将地源热源换热到右侧的螺旋换热管中,启动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带动地暖机组内部的流体流动,进而通过地暖机组为用户进行供暖,当打开第二电磁阀时,一部分的热水通过生活用水出管输出,进而可为用户提供热的生活用水,另一部热水进入到地暖机组中继续供暖,当打开第二电磁阀时,同时第一电磁阀将自动打开,进而可自动补入自来水,本装置将地暖取暖与生活用水换热结合,可提高对地源热泵热能的利用,改善用户的生活质量;通过电热水器进水管可为电热水器进行上水,一定温度的水可降低电热水器加热时能耗,进而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滤网层、过滤棉层、活性炭吸附层以及反渗透膜层可使本过滤器具有过滤作用,可对自来水进管中流入的自来水进行过滤,避免本系统的管道中产生水垢而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节能建筑用地源热泵系统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维源泰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维源泰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3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座椅调节系统
- 下一篇:智能化齿轮箱润滑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