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移动伸缩式腔体的热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54059.9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1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顾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六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1/02 | 分类号: | B29C6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春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移动 伸缩 式腔体 热缩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移动伸缩式腔体的热缩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驱动组件,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热缩组件,且在所述热缩组件的下方设置导向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热缩组件能且仅能沿导向组件的方向往复移动,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从基板上设置的收纳腔内伸出或回缩;所述热缩组件包括热缩支架,所述热缩支架上设置上热缩件和下热缩件,所述上热缩件和下热缩件之间具有间隙,且间隙处为热缩腔,且所述热缩腔的三个方向为敞口。利用此三面通透的热缩腔进行伸缩,加上移动功能,给当今线束加工企业的多品种中间段线束热缩加工时提升了效率、品质以及通用性,以及在热缩工位腾出更多的布局空间给企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移动伸缩式腔体的热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线束企业中车间的空间布局都比较紧凑,而热缩工位的空间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热缩机本体的体积为主要的限制,企业在这个工位为了确保一次性热缩线束的数量足够多,又要保证其他的诸如热缩线束种类通用性高、方便摆放、品质好等等因素,所以企业在购买的市面上已经流通的这些热缩机时,已经注定了要牺牲很大一部分空间,最关键的是牺牲了空间之后带来的通用性、便捷摆放性等并不佳。
如今在市面上流通的几款热缩机当中,履带机最为普遍,虽然它能满足中间段线束不间断的摆放和自动下料,但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现在的很多汽车线束有很多压接节点,这些节点都有热缩管需要热缩做好绝缘,往往有些节点离得比较近,正常作业时根本无法一根根的去分开来(两端都有捆绑固定在一起的卡扣)或者一端只有单根线束另外一端有多跟线束,这样一来履带机的劣势就明显出现了,它无法很好的正常加工热缩这样子的线束(包括热缩管位置固定的定位功能),所以很多线束企业遇到这样子的线束热缩产品时往往都还在用最传统的热风枪来进行加工热缩。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发明一种具有自动移动伸缩式腔体的热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移动伸缩式腔体的热缩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移动伸缩式腔体的热缩机,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驱动组件,且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热缩组件,且在所述热缩组件的下方设置导向组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热缩组件能且仅能沿导向组件的方向往复移动,并在往复移动的过程中,能从基板上设置的收纳腔内伸出或回缩;所述热缩组件包括热缩支架,所述热缩支架上设置上热缩件和下热缩件,所述上热缩件和下热缩件之间具有间隙,且间隙处为热缩腔,且所述热缩腔的三个方向为敞口。
优选地,所述上热缩件和下热缩件是平行设置,且所述上热缩件与热缩支架的腰形孔连接,且能通过所述腰形孔调节上热缩件和下热缩件之间的热缩腔尺寸。即间隙处的热缩腔三侧为敞口,呈三面通透,仅与热缩支架连接的部分为遮挡侧,并通过腰形孔调节热缩腔的尺寸,继而方便使用者根据不同的线束要求,调节热缩腔的尺寸,继而保证热缩的效率和质量。
优选地,所述腰形孔呈竖直方向设置。保证了上热缩件能在竖直方向进行调节,继而控制热缩腔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上热缩件包括上热缩框,所述上热缩框上设置上连接柱,所述上连接柱通过腰形孔连接,且所述上热缩框内设置陶瓷红外加热板,同时所述下热缩件包括下热缩框,所述下热缩框上设置下连接柱,所述下连接柱与热缩支架连接,且在所述下热缩框内也设置陶瓷红外加热板。即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陶瓷红外加热板对热缩腔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上热缩框还设置散热风扇,并在上热缩框上设置罩壳。如果温度太高,通过散热风扇及时进行散热,保证热缩腔的温度的控制的精准。同时,在下热缩腔与热缩支架的横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的设置也是为了保证下热缩腔的散热的及时和有效。
优选地,所述上热缩框的上连接柱、下热缩框的下连接柱分别通过连接钣金固定,且连接钣金上设置三个连接点与上热缩框或下热缩框连接。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六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六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54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