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致建造可调式建筑工程用节能管线悬吊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3979.7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敏标;李益鹏;张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1 | 分类号: | F16L3/11;F16L3/16;F16L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郭晓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致 建造 调式 建筑工程 节能 管线 悬吊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精致建造可调式建筑工程用节能管线悬吊支架,通过对紧固螺栓进行松紧工作,就会方便凸字形防脱圆柱在凸字形防脱圆槽内部进行旋转工作,从而方便调节式卡座进行角度微调工作,通过螺帽进行旋转工作,就会使得螺帽在螺纹连接杆外壁上下移动,同时通过垫片,也会使得伸缩弹簧进行伸缩工作,从而就可以对一号半圆弧连接座和二号半圆弧连接座进行位置调节工作,这样就方便了管线的安装,同时在安装的过程工作,二号半圆弧连接座就会对管线进行托起工作,避免管线发生掉落的现象,并且只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完成安装工作,这样不仅方便了管线的安装,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而且还降低了管线的损坏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致建造可调式建筑工程用节能管线悬吊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以一种高速的模式进行着生产,其间的建设成果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因考虑不周而产生的诸多细节问题,而面对建筑行业紧缩的现状,这种“粗”的建筑似乎愈来愈难在行业中立足,未来建筑需要精细化地设计、精致化地建造,在建筑物内部需要布设各种管线,为了节省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管线通常布设于建筑物顶板的下方,各种管线通过吊顶支架悬吊于顶板的下方,由于吊顶支架是一个整体,所以在固定管线的时候,吊顶支架就无法进行角度调节工作,同时在进行固定安装的过程中,就需要多个工作人员进行安装工作,这样不仅不利于管线的安装,而且还耽误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以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致建造可调式建筑工程用节能管线悬吊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利于管线的安装,耽误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致建造可调式建筑工程用节能管线悬吊支架,包括凹字形连接座,所述凹字形连接座下端中间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工作的连接套柱,所述连接套柱内部套接有延伸向下的可转动式支撑杆,所述可转动式支撑杆下侧外壁套接有用于安装工作的连接套柱,所述连接套柱下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管线安装的调节式卡座。
优选的,所述可转动式支撑杆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凸字形防脱圆槽、凸字形防脱圆柱、紧固螺栓和内螺纹孔,所述上支撑杆下端开设有凸字形防脱圆槽,所述上支撑杆右端下侧开设有内螺纹孔,且内螺纹孔与凸字形防脱圆槽连通,所述内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凸字形防脱圆槽内部套接有凸字形防脱圆柱,且凸字形防脱圆柱通过内螺纹孔紧固在凸字形防脱圆槽内部,所述凸字形防脱圆柱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杆,且下支撑杆位于上支撑杆下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式卡座包括螺纹连接杆、垫片、一号半圆弧连接座、二号半圆弧连接座、伸缩弹簧和螺帽,所述二号半圆弧连接座上端两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杆,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杆下侧外壁套接有一号半圆弧连接座,且一号半圆弧连接座位于二号半圆弧连接座下端,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杆上侧外壁分别套接有伸缩弹簧和垫片,且垫片位于伸缩弹簧上侧,同时伸缩弹簧位于一号半圆弧连接座上端,两个所述螺纹连接杆上侧外壁螺纹连接有螺帽,且螺帽位于垫片上端。
优选的,所述一号半圆弧连接座左右两侧开设有方便螺纹连接杆穿过的通过圆槽,所述一号半圆弧连接座和二号半圆弧连接座的内、外两壁均涂有防氧化漆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柱的高度为五厘米,所述连接套柱的两侧开设有凸字形圆孔,所述连接套柱内、外两壁涂有防氧化漆层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字形连接座的厚度为两厘米,所述凹字形连接座上端两侧开设有凸字形圆孔,且凸字形圆孔的个数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精致建造可调式建筑工程用节能管线悬吊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紧固螺栓进行松紧工作,就会方便凸字形防脱圆柱在凸字形防脱圆槽内部进行旋转工作,从而方便调节式卡座进行角度微调工作,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线的安装,而且也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3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碗形塞组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带磁吸手写笔的触控屏操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