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门座的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4158.5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樊宝军;吴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仪征市昌达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27/00;B24B9/04;B24B55/02;B24B55/06;B24B55/1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春光;许必元 |
地址: | 211414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门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门座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和清洁装置;所述底座设有支撑架,所述述支撑架上端设有V型传输台,所述V型传输台的左侧面设有第一打磨轮,所述V型传输台的右侧面设有与第一打磨轮位置对应的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一打磨轮连接有第一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第二打磨轮连接有第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V型传输台的左右侧面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打磨轮与第二打磨轮设于凹槽之间;所述清洁装置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出水方向面向第一打磨轮与第二打磨轮中间。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对气门座打磨时进行清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门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门座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气门座圈是汽车发动机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正在朝着大功率、低能耗、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发动机采用气门座圈为了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便于维修更换,汽车气门座圈对汽车发动机骑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气门座的要求,促使人们对气门座磨损机理和材料制备开发工作不断深入。由于气门座圈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和尾气排放指标;现实生活中生产成型后的气门座圈边缘会有许多毛刺,需要后续加工处理毛刺之后才能应用,传统的去毛刺方法大部分采用人工打磨的办法,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受人为因素影响,产品的打磨质量也较差,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在中国专利公开的(申请号为:202010973621.3,申请公布号为:CN112025483A)一种气门座圈的全方位高效打磨装置,公开的技术特征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夹板,所述工作台内腔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凸起,所述凸起的顶部放置有气门座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内表面与气门座圈的外表面相适配,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均与气门座圈的表面紧密接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高效打磨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推料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料机构;所述高效打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竖板,所述竖板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液压升降组件,所述液压升降组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壁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表面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直线电机,两个所述直线电机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设置有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均延伸至固定座的内部,两个所述调节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一打磨片,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打磨片,且第一打磨片与第二打磨片的一侧均与气门座圈的表面接触。
参考上述公开的中国专利一种气门座圈的全方位高效打磨装置,发现以下缺陷:通过在工作台顶部设置竖板,竖板设置有液压升降组件,液压升降组件设置固定座,固定座上又设置滑槽,滑槽又设置调节板在调节板上设置第一打磨片,固定打磨片设置第二打磨片;整个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只对单个气门座进行全方位打磨,浪费时间,能耗高,工作效率低下,气门座在打磨时产生灰尘,并依附于气门座表面,造成气门座表面存有灰尘,不能进行清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造价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具有清洁功能的气门座的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门座的打磨装置,所述底座设有支撑架,所述述支撑架上端设有V型传输台,所述V型传输台的左侧面设有第一打磨轮,所述V型传输台的右侧面设有与第一打磨轮位置对应的第二打磨轮,所述第一打磨轮连接有第一动力传动装置,所述第二打磨轮连接有第二动力传动装置;所述V型传输台的左右侧面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打磨轮与第二打磨轮设于凹槽之间;
所述清洁装置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水箱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设于第一打磨轮的上方,第二出水口设于第二打磨轮的上方。
所述V型传输台左右两侧凹槽处均设有对应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设于左侧的第一挡板和设于右侧的第二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仪征市昌达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仪征市昌达粉末冶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4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