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隔声保温的叠合楼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66970.1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67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钟森煜;谢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正扬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1/82;E04B1/9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金***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隔声 保温 叠合 楼板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隔声保温的叠合楼板系统,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保温隔声层和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为轻质混凝土,所述顶板处设有减震垫,所述底板和保温隔声层之间形成若干腔体,通过实施本方案提高了叠合楼板隔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既用以隔热也用以隔音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隔声保温的叠合楼板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室内隔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对隔声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其中撞击声隔声是当前业内最难解决的课题,当前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通常仅能勉强达到国家标准≤70dB。现代建筑楼板大多数是采用叠合楼板,将叠合楼板安装在梁或者墙体上方,再在叠合楼板上绑扎现浇层底顶部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层。待钢筋混凝土层凝固后,为保证楼板(上下楼层之间)的隔声保温性能,需将保温隔音层做在楼板面层(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则保温隔音层需做40mm厚保护层且内置钢筋网片,该做法属现场湿作业,同时也增加了楼板厚度,减少实用空间,这样一来,既加大了施工周期,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当前建筑行业急需解决的是:如何利用叠合楼板缩短现场施工周期、提高隔声性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自带隔声保温的叠合楼板系统,以提高叠合楼板隔声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隔声保温的叠合楼板系统,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底板、保温隔声层和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减震垫,所述底板和保温隔声层之间设有若干腔体。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由于上下楼层之间多是通过楼板产生的撞击或振动传声,因此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三种措施来削弱该声音的传递。即当撞击振动传递到顶板上的减震垫时,振动力在减震垫上得到缓冲而被减弱,使该振动产生的高频声波同时被削弱,被削弱后的声波进入到保温隔声层中,通过保温隔声层进一步消除声波中大部分声波。最后当声波穿过保温隔声层进入到腔体中引起空气的振动,使得大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被消耗,如此通过实施本方案以更好的达到隔声性能。
此外,本方案中将隔声体系(保温隔声层、减震垫、腔体)与叠合楼板完美结合,不仅提高了隔声性能,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场施工浮筑楼板保温隔声系统的施工复杂、周期长的问题。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腔体为设于底板上表面的孔槽,所述腔体的高度为3-6mm,通过将腔体设于底板的上表面,一方面使得声波在底板的孔槽壁上形成多次漫反射,从而对声能进行多次转化和消耗,进一步加强消音效果。另一方面利于腔体加工,仅需在底板成型前,利用设有凹凸状的辊轴在底板上滚动即可。此外将腔体的高度设计为3-6mm,如果低于3mm,漫反射空间减小导致消音效果减弱,当其大于6mm将影响底板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腔体为设于底板和保温隔声层之间的多孔闭孔材料层,即多孔闭孔材料为具有大量独立密闭孔洞的柔性材料,当声波传入到多孔闭孔材料层中的密闭孔洞中时,引起孔洞中空气的振动,从而对声能进行消耗,此外由于各孔洞之间独立且密闭因此还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保温隔声层为多孔开孔材料,即多孔开孔材料为具有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小间隙和孔洞的材料,当声波传入保温隔声层后顺着孔洞进入材料内部引起孔洞中空气的振动,由于空气的黏滞阻力、热传导等作用使大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被消耗,因此采用多孔开孔材料的保温隔声层消除了声波中大部分中高频声波。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减震垫水平设于顶板内,由于减震垫和保温隔声层均无粘接性能,因此两者之间是相互脱离的,相较于将减震垫设于顶板与保温隔声层之间,本方案中混凝土具有一定粘接性,能较好的将减震垫连接在顶板中避免分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正扬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正扬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66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设低温辐射电热膜的制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预埋式冷热水管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