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纠正呼吸性碱中毒的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1895.8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7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琴;俞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博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24 | 代理人: | 严波 |
地址: | 31504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纠正 呼吸 碱中毒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纠正呼吸性碱中毒的面罩,包括用于罩住病患口鼻部的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的前端设有适配鼻部形状的前凸部,所述面罩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将面罩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弹性固定带,所述前凸部的下端设有与面罩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功能管,所述功能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软体的延长管。功能管上加装软体的延长管,可以延长呼吸无效腔,以增加CO2的重吸入,改善患者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纠正呼吸性碱中毒的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患者因呼吸频率过快(肺通气过度、CO2排出过多)使血浆中CO2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导致血液PH值的升高(﹥7.45)的现象。而碱中毒可使氧离曲线左移,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增强、解离减少,进而引起组织供氧不足。同时,相应的低碳酸血症可使脑血流量减少而加重脑缺氧,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削弱了机体对低氧和过度通气的自我调节作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加重低氧血症,进而加重呼吸性碱中毒。患者表现为浅快、短促甚至间断叹息样呼吸,继而出现眩晕、胸闷、胸痛,手、足、口周麻木和针刺感以及肌肉震颤、手足抽搐等,引起患者极度恐惧和频死感而加重症状。
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很多,最常见于精神性过度通气,如癔症发作、情绪激动、剧烈疼痛不断呻吟等。另外,神经外科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创伤、感染、高热及高空、地下、高原等空气稀薄的环境下作业也可引起过度通气。所以,生活中和临床上非常常见,一旦发生,会引起患者及家属恐慌,紧急送至就医。
目前,针对此类送医患者,医生往往会取用长筒纸袋、塑料袋或毛巾等罩住患者口鼻以改善症状,但起效较慢且有很多不足:1、患者及家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医生“随意取用、看起来专业度不足”的前述普通抢救器材产生质疑和不配合;2、长筒纸袋、塑料袋或毛巾等容易被患者痰液、唾液或汗液浸湿,加重闷气不适感;3、长筒纸袋、塑料袋或毛巾不透明,不易观察患者呼吸及面色情况;4、患者往往存在躁动不安情况,上述取材不易固定;5、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同时存在缺氧状况,在减少CO2排出的同时需要低流量氧气吸入,而上述材料不方便患者吸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至少一处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纠正呼吸性碱中毒的面罩。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纠正呼吸性碱中毒的面罩,包括用于罩住病患口鼻部的面罩主体,所述面罩主体的前端设有适配鼻部形状的前凸部,所述面罩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将面罩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弹性固定带,所述前凸部的下端设有与面罩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功能管,所述功能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软体的延长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管的侧部设有与功能管相连通的软管接头,所述软管接头用于连接吸氧软管,所述软管接头上还设有贯通的空气流入口,以及用于调节空气流入口的开合度来调节氧气浓度的调节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管的下端的管口处设有内螺纹凹槽,所述延长管的前端设有与内螺纹凹槽相匹配的螺纹接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延长管为伸缩式波纹软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管的侧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一封堵盖,用于可拆卸封堵功能管的下端开口,所述封堵盖的中心设有贯穿的通气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主体为透明塑料件,所述透明塑料件的内壁上涂覆有防雾涂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主体的敞口边缘部具有向外翻折的外卷边,所述外卷边上设有贴合患者脸部皮肤的胶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罩主体的靠近敞口边缘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定有吸汗棉条或者,所述面罩主体的靠近敞口边缘的内侧壁上可拆卸固定有长条形的干燥剂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未经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18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