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2614.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4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金乐天;阮芳芳;周升海;黄稆荇;陈恒一;邵美琪;王满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1/12 | 分类号: | G01N1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一串数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437 | 代理人: | 李延容 |
地址: | 31001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仪器,包括有铁架台、电子计时器,铁架台包括有底座、垂直底座安装的立杆,垂直立杆设置有可上下、水平方向调节且带有夹子的固定杆,夹子夹持轴线下垂设定的粘滞系数测定装置,粘滞系数测定装置包括有被夹子夹持且呈贯穿式结构的硬质透明管,硬质透明管两端塞有橡胶塞,下端橡胶塞通过两个插孔竖直插入有管径相同的长玻璃毛细管、短玻璃毛细管,短玻璃毛细管正下方设置有烧杯,基于毛细管测量法对测量装置进行创新,在实验装置上,巧妙设计双管恒压系统,保证装置内压强相对稳定,实现毛细管两端压力差恒定,以提高装置的可操控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沾滞系数测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仪器。
背景技术
在一般非理工类高校的物理实验基础教学中,常采用奥氏粘度计基于毛细管法进行粘滞系数的测量。但奥斯粘度计通过比较法进行测算,暴露出其闭合性弊端,学生对粘滞系数的定义与应用理解较为困难,不利于通过实验操作达到对知识的汲取掌握目的。同时奥斯粘度计采用U型玻璃管的设计,在保持装置绝对竖直方面较为困难,导致测量误差急剧增大;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导致装置基底部断裂。其次,实验测量过程中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管内流体影响较大,以及人为主观测量的随机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测量导致结果的漂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仪器,基于毛细管测量法对测量装置进行创新,在实验装置上,巧妙设计双管恒压系统,保证装置内压强相对稳定,实现毛细管两端压力差恒定,以提高装置的可操控性和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仪器,包括有铁架台、电子计时器,所述铁架台包括有底座、垂直底座安装的立杆,垂直所述立杆设置有可上下、水平方向调节且带有夹子的固定杆,所述夹子夹持轴线下垂设定的粘滞系数测定装置,所述粘滞系数测定装置包括有被夹子夹持且呈贯穿式结构的硬质透明管,所述硬质透明管两端塞有橡胶塞,下端所述橡胶塞通过两个插孔竖直插入有管径相同的长玻璃毛细管、短玻璃毛细管,所述短玻璃毛细管正下方设置有烧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铁架台包括有螺杆调节器,所述螺杆调节器包括有两个九十度设置的圆环、和圆环螺纹连接的螺杆,且立杆与固定杆分别插接在两个圆环内并通过螺杆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杆一侧缠绕固定有棉线,所述棉线的下端缠绕固定有铅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硬质透明管外部套设有可拆卸的加热罩,所述烧杯呈上窄下宽的锥形透明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靠近烧杯一侧设置有上表面带有过滤网的载物盘,且烧杯可放置在载物盘上表面并置于短玻璃毛细管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靠近硬质透明管一侧安装有液体阻断装置,所述液体阻断装置包括输出轴向下的微型步进电机、将微型步进电机与固定杆之间固定安装的连杆,垂直所述微型步进电机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微型步进电机一端焊接固定有上端开口且置于短玻璃毛细管正下方的集水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水盒顶部安装有顶部开口呈V型结构的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步进电机与电子计时器通过中央处理器联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发明装置采用间接法测量,与传统的奥氏粘度计的比较法测量具有不同,间接法测量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其推导原理,更能深刻的理解和应用粘滞系数这一概念。该装置适用于非物理类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装置采用不同于大学物理实验课本的奥氏粘度计比较法原理,采用间接法测量,结构新颖,操作方法简捷,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且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操作方便,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医学院,未经杭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2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