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染水体深度除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3469.8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芝;刘洋;娄高彬;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8 | 分类号: | C02F1/58;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赵江琳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体 深度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染水体深度除磷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锁磷剂混合反应单元和锁磷剂分离单元,锁磷剂混合反应单元包括推流廊道式混合反应池体和锁磷剂机械投加装置,锁磷剂分离单元包括分离池体、不锈钢金属膜组器、产水泵及管阀、反洗泵及管阀、饱和锁磷剂排放泵及管阀等,通过锁磷剂混合反应单元锁磷剂与污水中的总磷充分混合并反应,通过锁磷剂分离单元将反应后的达标水与锁磷剂高效分离并排放。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系统,可突破原污染水体的限制,充分创造污水集中处理的条件,能将污染水体中的总磷去除至0.01mg/L以下,同时通过合理控制锁磷剂浓度和反应时间,实现将总磷处理至满足优于地表Ⅳ类水标准的不同产水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染水体深度除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加大水环境保护整治力度,建设高效节能、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环境,在污染水体治理上,如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业水污染防治等,对总磷处理效果和处理率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处理后总磷指标达到优于地表Ⅳ类的标准,即严格控制处理后总磷在0.3mg/L以下(湖库总磷要求更严格,须在0.1mg/L以下)。
污染水体去除总磷的方法有很多,如生化法、化学法、吸附法等,但要将总磷降低至0.1mg/L以下,同时确保水体安全,且同步控制污泥、危废的产生量,整体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在技术上则提出很大的挑战。梳理国内外河道综合整治、湖库富营养化治理、污水处理厂工艺技术等,虽不排除已有通过大幅延长污水处理流程,采用强化生化处理并增加生物滤池、气浮池、砂滤池、活性炭滤池等串联工艺,最终通过生化和物化的协调作用,将总磷降低至0.1mg/L的案例,也有通过专用树脂吸附实现总磷深度去除的案例,但是从经济性、安全性等上综合分析不难看出,应用这些技术,虽能实现总磷达标,但因流程过长、且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甚至是有毒物质等,固然短期可见效,从本质上讲,这些技术治标不治本,不具有可持续性,加之处理后稳定性也存在问题,运行成本过高,不同程度的存在再次释磷风险等,致使在污染水体深度除磷技术上,至今存在瓶颈,无法做到技术、经济、安全、环保多效合一。
锁磷剂,可与污染水体中的磷酸根离子,通过一对一螯合,将磷酸根离子与其锁定,进而高效降低污水中的总磷,锁磷剂投加量与总磷去除量正相关,如果锁磷剂与污染水体中总磷充分混合,理论上可将总磷降低至0.01mg/L以下,同时因锁磷剂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对污染水体不会因外加物质而产生任何有毒有害副作用和产物,因此与传统除磷药剂相比,无论是在除磷效果上,还是在除磷后水体安全性、除磷污泥量控制等上,都是最适合污染水体深度除磷的制剂。
虽然锁磷剂对污染水体总磷有很强的锁除作用,但目前国内对锁磷剂的应用,大部分仍采用混合后机械或人工方式投放至污染水体的方式,以河道综合整治为例,锁磷剂大多数被直接用机械投放至水体,故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河道底泥量,即使通过泥水同控可避免被锁定磷的再次释放,但如果能将总磷从污染水体系统中高效分离出来,如将污水提至岸上,待将总磷集中从污水中提取出来后再将处理后的水排回水体,可从根本上解决锁磷剂固体增量对原水体的影响。另外,受锁磷剂粒径微小等影响,深度除磷作用的发生,须依托于锁磷剂与污染水体的充分混合及高效分离,因此,如何确保锁磷剂在相对独立的空间内充分发挥作用,提升锁磷剂与总磷的碰撞螯合几率,同时通过高效分离技术,严格控制锁磷剂的流失率,即通过锁磷剂的及时更新并在饱和后排出系统,确保一对一螯合锁磷作用持续精准发生,并使整个系统深度除磷效果可持续,无疑在技术上面临新的挑战。
精准的发挥锁磷剂深度除磷作用,并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通过锁磷剂与污染水体充分混合,在发挥深度除磷作用后实现高效泥水分离,至今在国内没有相关案例,而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背景,重点解决河湖水体、市政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水体的深度除磷问题,同步精准控制锁磷剂的投加量,通过达成锁磷剂的高效反应和饱和后及时分离,进而大幅降低工程占地面积、投资和运行成本,技术先进且可持续。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华中清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34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避雷器用监控装置、高压避雷系统
- 下一篇:超声波焊接预热组件以及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