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动力系统用限扭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7710.4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2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钟成;雷正雨;周权;周汝飞;李勇进;王正钊;覃一伦;孔小豪;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21 | 分类号: | F16F15/121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梁春芬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系统 用限扭 减振器 | ||
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系统用限扭减振器,包括前盖、后盖及依次安装在前盖和后盖之间的碟簧、压板、减振器总成,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盘Ⅰ、减振盘Ⅱ、两块摩擦片、波形片、盘毂盘、减振弹簧,该减振器总成还包括依次安装在减振盘Ⅰ和减振盘Ⅱ之间的阻尼片Ⅰ、阻尼片Ⅱ、碟簧片及设置在弹簧容纳槽中的弹簧座,波形片的内圈通过限位销固定在减振盘Ⅰ、减振盘Ⅱ外圈之间;阻尼片Ⅰ连接在盘毂盘与减振盘Ⅰ之间,阻尼片Ⅱ连接在盘毂盘与减振盘Ⅱ之间,每个弹簧容纳槽内设置有一对弹簧座,减振弹簧设置在弹簧容纳槽内且其两端由弹簧座所定位。本实用新型可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减振性能要求,能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NVH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总成的动力传递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用限扭减振器。
背景技术
一般离合器是由离合器盖、铆有摩擦片的从动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等组成,它位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与飞轮安装在一起,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和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离合器可以控制发动机和汽车传动系统的“离”与“合”,即实现切断或传递汽车发动机动力的作用。“合”的时候,能使发动机和变速器接合,为汽车行驶传递动力;“离”的时候,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连接被切断,此时虽然发动机还在运转,却无法把动力传给车轮,汽车就无法主动前进。由于现有离合器采用轴向布置方案,使得离合器整体轴向尺寸较大,因此在某些应用场合无法安装使用。另外,由于新能源汽车特有的驱动模式,发动机与混合动力变速器之间并不需要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因此离合器并不适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
目前,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中的转矩是周期性地不断变化,这就使得传动系中产生扭转振动。若这一振动频率与传动系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或相近,将发生共振现象,对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传动系零件使用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为避免产生共振并衰减振幅,减小传动系所受的冲击载荷,故需在发动机及混合动力变速器之间装设限扭减振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混合动力系统用限扭减振器,可满足混合动力汽车减振性能要求,能增加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有效提升混合动力车辆的整车NVH品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系统用限扭减振器,包括前盖、后盖及依次安装在前盖和后盖之间的碟簧、压板、减振器总成,减振器总成包括减振盘Ⅰ、减振盘Ⅱ、两块摩擦片、波形片、盘毂盘、减振弹簧,减振盘Ⅰ、减振盘Ⅱ皆对应设有弹簧窗,盘毂盘设置在减振盘Ⅰ、减振盘Ⅱ之间,盘毂盘中部开有通孔并加工有内花键,与混合动力变速器输入轴外花键连接,盘毂盘在与减振盘Ⅰ、减振盘Ⅱ的弹簧窗对应位置设置有弹簧容纳槽,每个弹簧容纳槽内安装有一组减振弹簧;两块摩擦片连接在波形片外圈的上下两侧表面,该减振器总成还包括安装在减振盘Ⅰ和减振盘Ⅱ之间的阻尼片Ⅰ、阻尼片Ⅱ、碟簧片及设置在弹簧容纳槽中的弹簧座,所述波形片的内圈通过限位销固定在减振盘Ⅰ、减振盘Ⅱ外圈之间;所述阻尼片Ⅰ、阻尼片Ⅱ和碟簧片为圆环片状,阻尼片Ⅰ连接在盘毂盘与减振盘Ⅰ之间,阻尼片Ⅱ和碟簧片连接在盘毂盘与减振盘Ⅱ之间,每个弹簧容纳槽内设置有一对弹簧座,减振弹簧设置在弹簧容纳槽内且其两端由弹簧座所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每个弹簧座包括座体、导柱、限位块,座体整体呈三角形块状结构,座体一侧设有平整的端面,平整的端面背部设有定位凹槽,盘毂盘每个弹簧容纳槽两端分别设有与弹簧座的定位凹槽相互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导柱与座体的端面垂直连接,限位块连接在端面的一侧边缘,限位块整体轮廓呈圆弧状,同一弹簧容纳槽中的一对弹簧座以导柱相对的方式设置在弹簧容纳槽中,减振弹簧两端分别套在同一弹簧容纳槽中两弹簧座的导柱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阻尼片Ⅰ面对减振盘Ⅰ一侧表面内圈周缘向外延伸形成凸台Ⅰ,减振盘Ⅰ中部通孔孔壁凹陷设有与凸台Ⅰ位置相互对应的定位齿槽Ⅰ,阻尼片Ⅰ连接在盘毂盘与减振盘Ⅰ之间时阻尼片Ⅰ的凸台Ⅰ与减振盘Ⅰ中部通孔孔壁的定位齿槽Ⅰ相互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柳州五菱柳机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7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护理引流架
- 下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