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78574.0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碧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碧燕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成型 模具 脱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四周均通过支柱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安装有动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电机、双向丝杆、螺纹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活动板和连杆,注塑完成后,工作人员便可通过操作面板启动电机,电机带动双向丝杆正转,双向丝杆带动两个螺纹套相互靠近,螺纹套带动连杆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连杆带动活动板向上移动,活动板再将型腔内部的注塑工件向上顶起,在将注塑工件顶出至一定高度后,工作人员便可有效的将与型腔内部相接触的注塑工件取出,从而提升了对注塑工件的取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
根据公开号为CN2121711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控制面板、第一气缸、移动压模装置、固定压模装置、螺栓、和注塑管;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左竖板内侧面;所述移动压模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右端,且设置在第二圆棒与第一圆棒上;所述固定压模装置采用螺栓固定设置在右竖板左侧。
该实用新型通过进液管向冷却箱中导入冷却液,通过出液管从冷却箱中导出冷却液,循环的冷却液能够吸热加快成型的效率;该装置中在进行注塑后,由于工件将仍然停留于型腔内,同时工件容易与型腔的内壁紧密相连,此时需要工作人员借助工具将工件取出,十分的麻烦,降低了对注塑工件的取出效率;同时,该装置中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拆装时,通过螺栓将注塑模具与底板相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在对螺栓进行拆装时,需要耗费一定的力气,以及对螺栓的拆装比较费时,从而导致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拆装时比较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以解决对注塑后的工件进行取出时效率比较低下以及在对注塑模具进行拆装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成型模具的脱模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周均通过支柱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安装有动模,所述动模的内部连接有注塑管道,所述动模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定位杆,所述底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定模,所述定模的底部四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模的两侧下方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插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顶部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定模的两侧均安装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冷风机的出气端连接有贯穿至定模内部的出气管,所述定模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导向孔和型腔,所述型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定模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表面两侧均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有连杆。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位于导向孔的正上方,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横截面积等于型腔的横截面积所述活动板与型腔的内部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杆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杆相适配,所述定位孔与插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位于弹簧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位于底板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碧燕,未经杨碧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78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储能线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国六轻卡ECU、91PIN连接器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