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0277.X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4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芸;张源;姬爱民;田亚强;王洪利;李海英;陈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82 | 分类号: | C10J3/82;B01D53/053;C01B3/24;C01B3/06;C01B3/50;C01B3/12;C01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生物 复合 串行 气化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化炉,其包括:
生物质射流进料管,其设置在所述汽化炉的底部;
V形气体分布器,其设置在汽化炉炉膛的下部;
分布器进气管,其设置在所述汽化炉的下部;
气化炉风室,其设置在所述汽化炉炉膛的底部,且位于所述V形气体分布器的下部,所述气化炉风室与所述分布器进气管连通;
强混合区,其位于所述汽化炉炉膛的下部;
深度气化区,其位于所述汽化炉炉膛的上部;
锥形过渡区,其设置在所述强混合区与所述深度气化区之间;
其中所述强混合区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深度气化区的截面积;及
固体燃料加料口,其设置在所述强混合区的上部,所述固体燃料加料口用以将蒙东褐煤通过进料装置输送至强混合区;
其中玉米秸秆经空气气力输送从所述汽化炉的底部向上通过所述生物质射流进料管,在生物质射流进料管的上方形成连续射流;
一级旋风分离器,其中部通过管路与所述汽化炉上部的侧面连通;
焦油裂解器,其合成气进口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的顶部连通;
余热锅炉,其顶部的进口与所述焦油裂解器的合成气出口连通;
二级旋风分离器,其上部的粗合成气进口与所述余热锅炉下部冷却的粗合成气出口连接;
过滤器,其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顶部出口连通;
第一洗涤塔,其下部的合成气入口通过烟气阀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通;
第二洗涤塔,其下部的合成气入口通过燃气阀与所述过滤器的出口连通;
变换单元,其与所述第二洗涤塔上部的合成气出口连通;
变压吸附单元,其与所述变换单元连通;以及
储气装置,其与所述变压吸附单元连通,所述储气装置用以储存终产物氢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炉还包括排渣口,其设置在所述汽化炉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返料器,其通过管路与所述一级旋风分离器的下锥段连通;以及
返料管,其一端与所述返料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强混合区的中部连通;
其中所述返料管与所述强混合区的连通处位于所述V形气体分布器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汽包,其一侧上部的饱和水/汽进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水/汽侧顶部饱和水/汽出口连通,所述汽包底部的饱和水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下部的饱和水进口连通,所述汽包顶部的水蒸汽出口通过水蒸汽阀与所述分布器进气管连通;
第一风机,其与所述汽包一侧的下部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用以将所述汽包产生的水蒸汽输送至所述分布器进气管;以及
第二风机,其通过空气阀与所述分布器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二风机用以向所述分布器进气管输送空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灰斗,其与所述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的底部、所述过滤器的底部以及所述变压吸附单元的底部同时通过管路与所述强混合区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斗的底部、所述过滤器的底部以及所述变压吸附单元的底部与所述强混合区的连通处位于所述V形气体分布器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混合区的截面积与所述深度气化区的截面积之比为1:0.6。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质和煤复合串行气化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囱,其与所述第一洗涤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02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织袋用塑料颗粒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打捞的浮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