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避雷器用保护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3388.6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包锟;邹圣恺;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 器用 保护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避雷器用保护板,其包括挂接在避雷器上的主板、一端转动连接在主板上的转板、设置在主板上且用于与带电操作时使用的第一令克棒对接的连接件、设置在转板上且用于与带电操作时使用的第二令克棒对接的连接结构以及设置在主板上且用于限制转板自由转动的紧固结构;主板上贯穿开设有用于与避雷器挂接的安装槽;转板上开设有用于抵扣避雷器于安装槽内的豁口。本申请具有可带电安装保护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备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避雷器用保护板。
背景技术
高压电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高压电线通过输电线塔架设在高空中,而输电线塔上会安装有避雷器,避免在雷暴天气下,高压电线因遭到雷击而产生火花。避雷器可保护高压电线免遭雷电冲击波袭击的设备。当雷电冲击波超过避雷器保护水平时,避雷器首先放电,并将雷电流经过良导体安全的引入大地,使高压电线受到保护。
由于避雷器安装在室外,故存在鸟类或松鼠等小动物趴覆在避雷器上的现象,当小动物的身体同时与避雷器两端接触后,小动物会将避雷器的两端导通,使得在雷暴天气下,雷电流无法通过避雷器内的良导体被安全引入大地,进而影响避雷器的避雷效果;在实际的电力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预先在避雷器上增加塑料材质的防护结构,然后将带有防护结构的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塔上。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由于防护结构长时间在室外被日晒雨淋,导致塑料材质的防护结构容易老化或被侵蚀损坏,故需要定期对防护结构进行更换;而更换防护结构时需要对高压电线进行断电,高压电线的断电处理会影响城区用电,进而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在更换防护结构时需要进行断电处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避雷器用保护板。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避雷器用保护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器用保护板,包括挂接在避雷器上的主板、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板上的转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且用于与带电操作时使用的第一令克棒对接的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转板上且用于与带电操作时使用的第二令克棒对接的连接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主板上且用于限制所述转板自由转动的紧固结构;
所述主板上贯穿开设有用于与避雷器挂接的安装槽;
所述转板上开设有用于抵扣避雷器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豁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朝远离主板方向转动转板,使得安装槽槽口露出,接着通过连接件将第一令克棒与主板连接,并通过第一令克棒将主板举起,使得避雷器在主板上的安装槽内发生相对滑动以实现主板在避雷器上的快速挂接;然后通过连接结构将第二令克棒与转板连接,通过第二令克棒驱使转板绕着主板朝靠近避雷器的方向转动,此时主板与转板在安装槽与豁口的相互作用下被快速连接在避雷器上;紧固结构使得转板被稳定锁紧在主板上,转板上的豁口将避雷器稳定抵扣在安装槽内;上述结构设计的避雷器用保护板通过增设连接件和连接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在高压线不断电的情况下仍可对避雷器上的保护板进行更换安装,保障了城区的正常供电,尽可能避免了断电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相互连通且呈L型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槽远离所述第二槽的一端位于所述主板中部且呈闭合设置,所述第二槽远离所述第一槽的一端呈开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主板挂接在避雷器上时,先将主板托举至避雷器处,使得避雷器与第二槽开口端对齐,接着朝靠近避雷器方向移动主板,使得避雷器进入到第一槽内,接着推动主板运动,使得第一槽的闭合端内壁与避雷器圆弧周壁贴合,此时主板被快速挂接在避雷器上。安装槽呈L型,尽可能避免了主板从避雷器上掉落。
可选的,所述第一槽闭合端的内壁和所述豁口的内壁均设置为与避雷器圆弧周壁贴合适配的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戴天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33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