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预应力锚杆树脂锚固剂辅助填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4437.8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10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殷小亮;钟科;杨贵均;唐丽茹;李刚;王磊;刘元建;李雷;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许立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预应力 树脂 锚固 辅助 填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预应力锚杆施工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强预应力锚杆树脂锚固剂辅助填充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管一端设有缺口;保护罩,保护罩呈贴合输送管内壁的弧面结构且可沿输送管轴线方向滑动;保护罩全覆盖缺口;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挡板过输送管的轴线;挡板设置在输送管的内壁上;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用以牵引保护罩滑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进行锚固剂装填,可快速将锚固剂输送至设计位置,同时对锚固剂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防止药卷被石渣划破;该装置工作可靠性高,机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强预应力锚杆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强预应力锚杆树脂锚固剂辅助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地下工程得到快速发展,地下工程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先进的建造技术、理念不断得到改进。然而城市隧道工程一般具有跨度大、围岩软弱、地质条件差及地表建筑物密集等特点,给施工带来了较大困难。20世纪60年代末新奥法开始在我国隧道建设中得到应用,作为初期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锚杆支护技术已成为隧道建设中的关键施工技术。为了满足大跨隧道开挖变形控制要求,负泊松比材料预应力高强锚杆得到广泛应用,消除了普通锚杆破坏时的颈缩现象,为大跨度隧道安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保障。采用树脂锚固剂的锚杆施工,通常借助锚杆杆体采用人工装填,难以保正锚固剂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预应力锚杆树脂锚固剂辅助填充装置,其通过本装置进行锚固剂装填,可快速将锚固剂输送至设计位置,同时对锚固剂起到一定保护作用,防止药卷被石渣划破;该装置工作可靠性高,机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强预应力锚杆树脂锚固剂辅助填充装置,包括输送管,输送管一端设有缺口;保护罩,保护罩呈贴合输送管内壁的弧面结构且可沿输送管轴线方向滑动;保护罩全覆盖缺口;缺口的两侧分别设有挡板,挡板过输送管的轴线;挡板设置在输送管的内壁上;牵引装置,牵引装置用以牵引保护罩滑动。
进一步的,缺口为半圆状且占输送管的一半。
进一步的,输送管的内壁设有沿输送管轴线方向设置的滑槽,保护罩沿滑槽滑动设置。
进一步的,挡板的面积大于等于输送管截面面积的1/2。
进一步的,挡板可拆卸连接于输送管的内部。
进一步的,牵引装置为伸缩杆或者绳索。
进一步的,牵引装置为绳索,绳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保护罩,另一端穿过输送管且设置在输送管的外部。
进一步的,还设有至少一个防滑组件,输送管的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楔形槽,保护罩的壁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壁的通孔;防滑组件包括:楔形件,弹簧和拉绳;楔形槽包括一个第一斜面,第一斜面朝向缺口设置;楔形件的第一端包括一个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配合设置;通孔从内之外依次包括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二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孔和第一孔的直径;楔形件的第二端设置抵接块,抵接块设置在第二孔内,弹簧设置在抵接块和第二孔的孔壁之间;楔形件的第一端贯穿第一孔设置,拉绳的一端穿过第三孔与楔形件的第二端连接,拉绳的另一端设置在输送管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施工速度快,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现场拼装便捷,可根据现场情况自由拆卸,现场临时存储方便,结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44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气体浓度的细胞培养装置
- 下一篇:极片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