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的活塞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7824.7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8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温鹏博;王飞;文志永;王金波;杨燕楠;王凝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3/00 | 分类号: | F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汪莉萍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活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活塞及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发动机的活塞包括回油孔、活塞裙部和面窗侧,活塞裙部设置于活塞的外周面的左右两侧,面窗侧设置于活塞的外周面的前后两侧,回油孔设置于活塞裙部和面窗侧的上方,活塞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能将机油自回油孔引流至面窗侧。通过在活塞的外周面设置导向槽,将从活塞裙部上方的回油孔流出的机油引导至面窗侧,面窗侧与缸体的间隙较大,更有利于机油在活塞与缸体之间流动,能够尽快完成回油。避免了机油堆积在活塞裙部与缸体之间,在发动机进气冲程时被泵吸进缸体内,降低了积碳和烧机油发生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活塞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进气阶段,缸体内常出现负压,进而导致机油通过活塞环闭口、侧隙等途径上窜至缸体内,造成积碳或烧机油等问题。
目前为避免负压泵油的问题,通常在活塞的面窗侧布置较大直径的回油孔;或者增多活塞周向的回油孔的数量。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活塞上的回油孔1多布置在活塞裙部2的上方,活塞裙部2在活塞外周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单侧设置有两个回油孔1。由于活塞裙部2与缸体之间的间隙较小,即使增大回油孔2的直径,也无法及时回油,可能导致机油堆积在活塞裙部2与油环之间,在进气冲程时被泵吸进缸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的活塞及发动机,该发动机的活塞能够减少上窜至缸体内的机油量,降低积碳和烧机油发生的概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的活塞,所述活塞包括回油孔、活塞裙部和面窗侧,所述活塞裙部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面窗侧设置于所述活塞的外周面的前后两侧,所述回油孔设置于所述活塞裙部和所述面窗侧的上方,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能将机油自所述回油孔引流至所述面窗侧。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还设置有油环槽,所述油环槽设置于所述活塞裙部和所述面窗侧的上方。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回油孔设置于所述油环槽内,且位于所述活塞裙部的上方。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左右两侧的所述活塞裙部的上方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回油孔,每个所述回油孔均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导向槽。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每个所述回油孔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均自所述回油孔向与其靠近的一侧的所述面窗侧延伸。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倾斜段和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自所述回油孔延伸至所述面窗侧,所述第二倾斜段自所述第一倾斜段远离所述回油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塞的底部。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导向槽包括倾斜段和竖直段,所述倾斜段自所述回油孔延伸至所述面窗侧,所述竖直段自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回油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塞的底部。
作为发动机的活塞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导向槽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所述水平段自所述回油孔延伸至所述面窗侧,所述垂直段自所述水平段远离所述回油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活塞的底部。
一种发动机,包括缸体和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发动机的活塞,所述发动机的活塞活动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裙部与所述缸体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面窗侧与所述缸体之间的间隙。
作为发动机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发动机还包括油环,所述活塞的周向设置有油环槽,所述油环安装于所述油环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7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震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树枝打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