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碟刹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88934.5 | 申请日: | 202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1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维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6 | 分类号: | F16D55/226;F16D65/095;F16D65/16;F16D65/847;F16D121/14;F16D12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派登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8 | 代理人: | 杜坤 |
地址: | 311103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 ||
本申请公开了双面碟刹,其包括钳体、开设于钳体底部的开槽、左右对称设置于开槽内的两个刹车片、开设于开槽内左右两侧壁上的两个安装孔、设置于安装孔内用于推动刹车片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孔内且与刹车片相抵靠的推动柱、设置于推动柱另一侧且与推动柱的转动连接的转动柱、设置于安装孔内用于连接转动柱与刹车片的弹性件,所述转动柱与推动柱相对应的侧壁上均以环形阵列形式开设有若干球道,相对应的两个球道之间设有钢球,所述球道的深度沿着推动柱或转动柱的内径逐渐小,所述钳体上侧设有用于连接两个转动柱的拉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面碟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各种机械拉线式碟刹产品大都采用单向驱动,即在刹车前的瞬间两刹车片不是同时接触碟刹盘,而是一片刹车片先压在碟刹盘端面上,继而迫使碟刹盘产生弹性变形,加剧了碟刹盘的端面跳动量,出现刹车片蹭碟刹盘现象。因此,需要双面碟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了双面碟刹,其包括钳体、开设于钳体底部的开槽、左右对称设置于开槽内的两个刹车片、开设于开槽内左右两侧壁上的两个安装孔、设置于安装孔内用于推动刹车片的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孔内且与刹车片相抵靠的推动柱、设置于推动柱另一侧且与推动柱的转动连接的转动柱、设置于安装孔内用于连接转动柱与刹车片的弹性件,所述转动柱与推动柱相对应的侧壁上均以环形阵列形式开设有若干球道,相对应的两个球道之间设有钢球,所述球道的深度沿着推动柱或转动柱的内径逐渐小,所述钳体上侧设有用于连接两个转动柱的拉杆。
采用上述的一种方案,通过设置推动组件,便于实现对两个刹车片的同时相互靠近挤压,实现对刹车盘的同时接触挤压,有助于提高对刹车盘的刹车稳定性,避免刹车盘产生弹性变形;通过球道与钢球的配合,利用钢球在球道内的滑动,实现对推动柱的位移,进而实现对刹车片的推动,传动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内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推动柱上设有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柱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道,所述弹性件贯穿设置于通道内,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钳体上设有与两个刹车片配合的限位导向组件,所述限位导向组件包括通过开槽贯穿设置于钳体上的销杆,所述刹车片套设于销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转动柱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杆与转动柱通过螺钉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内侧底部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有环形齿,所述转动柱上设有与环形齿相对应的环形槽,所述环形吃卡接于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刹车片上设有散热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详细阐述,从而使得有益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钳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动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推动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拉杆;2、钳体;3、散热凸起;4、螺钉;5、开槽;6、销杆;7、环形齿;8、环形槽;9、转动柱;10、钢球;11、弹簧;12、推动柱;13、通道;14、刹车片;15、球道;16、安装孔;17、滑槽;1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维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维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88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上的刹车透明窗口
- 下一篇:一种耐压型防护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