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芯锁紧结构及应用其的收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94477.0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丽红;申旭清;张志臻;段豪;颜涛;王兴;王克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8 | 分类号: | B65H18/08;B65H18/02;B65H75/18;B65H19/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庞伟健;谭健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芯锁紧 结构 应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芯锁紧结构,卷芯锁紧结构包括卷芯座,卷芯座的一端设有胀紧滑台,围绕胀紧滑台设有若干个与胀紧滑台相接的胀紧爪盘,卷芯座的另一端朝卷芯座的外侧延伸形成有凸起,胀紧滑台连接有动力部件,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胀紧滑台沿卷芯座的轴向作直线运动,挤压胀紧爪盘并对胀紧爪盘施加往卷芯座外侧移动的力。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有应用如上述所述卷芯锁紧结构的收卷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收卷装置通过更简便的结构进行卷芯锁紧,并具有更佳的锁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薄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卷芯锁紧结构及应用其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非晶合金产业技术的日益成熟,非晶薄带生产工艺及设备的研发,打破了多年来国外技术的封锁,在国内已初具生产规模。由于非晶合金是一个新型高科技产业,以现有的生产技术,远未达到国外公司先进技术水平,实现非晶薄带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是目前行业内所面临共同课题。以非晶薄带带卷更换为例,目前各生产企业所采用的还是人工更换装卸带卷,劳动强度大,操作技能要求高,换卷时间长,且存在安全隐患。
非晶薄带的卷取是将卷芯安装锁紧固定在收卷机主轴上,现有非晶薄带收卷机的卷芯采用带锥度螺母锁紧安装在收卷机主轴上,不仅锁紧结构复杂,且在安装时还要对正卡位缺口,带卷更换时要人工拆装螺母,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可靠性差,且存在安全隐患。能否对卷曲非晶薄带用的卷芯进行精确和牢固的锁紧定位,直接影响着带卷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卷芯锁紧结构。
卷芯锁紧结构,包括卷芯座,所述卷芯座的一端设有胀紧滑台,围绕所述胀紧滑台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胀紧滑台相接的胀紧爪盘,所述卷芯座的另一端朝所述卷芯座的外侧延伸形成有凸起,所述胀紧滑台连接有动力部件,在所述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所述胀紧滑台沿所述卷芯座的轴向作直线运动,挤压所述胀紧爪盘并对所述胀紧爪盘施加往所述卷芯座外侧移动的力。
所述胀紧滑台作直线运动并挤压述胀紧爪盘,对所述胀紧爪盘施加往所述卷芯座外侧移动的力,从而令所述胀紧爪盘对装接于所述卷芯座上的卷芯施加往所述卷芯座外侧移动的力,且所述卷芯卡抵在所述凸起上,使得所述卷芯被锁紧。本结构更加简易紧凑,便于锁紧所述卷芯,起到更稳固的锁紧作用。
具体地,所述胀紧滑台呈圆台状设置且所述胀紧滑台的顶部朝向所述卷芯座的内部,所述胀紧爪盘的内侧贴合在所述胀紧滑台的外壁上。当所述胀紧滑台作直线运动使其位于所述胀紧爪盘内侧的部分的外径变大时,所述胀紧爪盘被挤压从而受到施加往所述卷芯座外侧移动的力,从而对所述卷芯起到锁紧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卷芯座内设有开口,所述胀紧滑台伸入所述开口内,且所述胀紧滑台伸入所述卷芯座内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开口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在与所述开口的配合下起导向作用,限定住所述胀紧滑台的径向运动,从而使得其作直线运动不易偏移。
具体地,所述胀紧爪盘沿所述胀紧滑台的径向朝所述开口延伸;所述胀紧滑台移出所述开口时,所述卡块抵接于所述胀紧爪盘延伸至所述开口内的端面上,从而限定住所述胀紧滑台的运动范围,防止所述胀紧滑台与各所述胀紧爪盘脱离。
具体地,所述胀紧爪盘上设有滑动孔和穿接件,所述滑动孔内设有供所述穿接件相对所述胀紧爪盘移动的活动间隙;所述卷芯座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孔对应连通的装接孔;所述穿接件经所述滑动孔插入所述装接孔内。通过所述滑动孔、装接孔、穿接件、活动间隙的设置,所述胀紧爪盘受到压力则在所述活动间隙的导向下作径向位移,从而对所述卷芯进行锁紧。
具体地,所述胀紧爪盘的外侧周向设有凹槽,从而所述卷芯与所述胀紧爪盘外侧之间留有余量,避免环境温度升高使得所述胀紧爪盘发生涨大形变后,所述胀紧爪盘与所述卷芯锁死,影响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有一种应用有如上述所述卷芯锁紧结构的收卷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4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少扬尘的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并行流除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