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垃圾收集与压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396303.8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8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明;程稳;黄文良;吴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程科技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1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车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垃圾 收集 压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垃圾收集与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转盘式垃圾收集模块、垃圾压缩模块、皮带传送模块、垃圾收集箱和智能控制装置。所述皮带传送模块包括水车、传动杆、链轮、链条、带轮、同步带和同步带挡板。本装置通过船体前进时的水流带动船体两侧水车转动,通过传送杆带动链轮链条传动至带轮,从而带动同步带转动将压缩后的垃圾传送至垃圾收集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根据垃圾尺寸自动调整摇摆臂距离来对垃圾进行压缩,且可通过水车传动进行垃圾传送,实现水上垃圾打捞压缩自动一体化,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垃圾打捞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上垃圾收集与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体生态系统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水上垃圾严重威胁到了生态的平衡,直接或间接的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治理水体污染迫在眉睫。
目前,水上垃圾清理作业基本以人力打捞为主,不仅效率低,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一些小型河流、人工湖和水上游乐场等场所, 经常会存在水面较窄或水深较浅的区域,船体无法通过导致打捞困难;同时,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水 域也不适合工人前往打捞;而现有的一些水上垃圾收集机器装置,又存在垃圾收集量少、需要大量能耗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水上垃圾收集效率低、收集量少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水上垃圾进行收集与压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水上垃圾收集与压缩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从船头至船尾依次设有转盘式垃圾收集模块、垃圾压缩模块、 皮带传送模块、垃圾收集箱和智能控制装置;所述转盘式垃圾收集模块包括转盘、镂空转动扇叶、入料挡板;所述垃圾压缩模块包括摇摆臂、弹簧、固定架、旋转体,所述固定架用于固定摇摆臂,所述摇摆臂与弹簧连接,摇摆臂与旋转体配合;所述皮带传送模块包括水车、水车传动杆、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带轮传动杆、带轮、同步带和同步带挡板,所述水车与水车传动杆连接,所述水车传动杆与第一链轮连接,所述第一链轮与链条相互配合,所述链条另一端配合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带轮传动杆连接,所述带轮传动杆与带轮连接,所述带轮与同步带相互配合,所述同步带上设置有同步带挡板;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包括螺旋桨套装、电机、电机遥控模块、遥控器。
优选的,所述转盘式垃圾收集模块还包括固定块、转动轴、滤网;所述固定块与转盘焊接,且固定块与船体船头顶部焊接;所述转动轴与镂空转动扇叶连接,且转动轴与齿轮副一端连接,所述齿轮副另一端与第一旋转电机传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滤网置于镂空转动扇叶中。
优选的,所述转盘为半圆形,转盘上设置有滤水孔,转盘与入料挡板连接。
优选的,船体中设置有垃圾挡板,所述垃圾挡板与弹簧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摇摆臂一共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旋转体与链轮链条机构连接,所述链轮链条机构与第二旋转电机配合。
优选的,所述船体两侧设置有水花挡板。
优选的,所述水车通过一根水车传动杆相连设置于船体两侧。
优选的,所述智能控制装置还包括MSC-51单片机,所述MSC-51单片机用于控制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电机有两个且各连接于电机遥控模块,所述电机遥控模块受到遥控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结构简单,作业效率高,能以机器作业代替人力打捞,能根据垃圾尺寸自动调整摇摆臂距离来对垃圾进行压缩,且可通过水车传动实现垃圾传送,实现水上垃圾打捞压缩自动一体化,通过智能控制装置可实现对该装置的整体控制,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程科技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中程科技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396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