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淋巴水肿治疗用上肢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05116.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8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巴 水肿 治疗 用上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淋巴水肿治疗用上肢托架;包括可升降底座、上肢支撑板、多根立柱及多个圆球;上肢支撑板沿前后方向固于可升降底座上;多根立柱从前至后均匀立固于上肢支撑板上端面;多个圆球对应固设于多根立柱顶部,多个圆球顶部分别水平切削以使形成上肢托面。效果:多个圆球托起病人上肢,病人上肢左右两侧及上部均不会被遮挡,使得便于医护人员对病人上肢从手腕向腋窝逐步按摩,或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医用纱布及绑带等缠绕带在病人上肢从手腕向腋窝一圈圈的缠紧,以向病人上肢腋窝所在方向驱赶淋巴液来助于病人上肢淋巴水肿的恢复,病人上肢一直被托起,无需自主费力抬高,使得本申请使用舒适,可升降底座高度可调,使得本申请使用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淋巴水肿治疗用上肢托架。
背景技术
淋巴水肿是一种常见病,是指由于先天或继发原因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先天性淋巴水肿多由于淋巴系统发育不良,继发性淋巴水肿可能与感染、损伤、肿瘤浸润或其他疾病有关。淋巴水肿的主要症状为水肿和感觉异常,可导致继发感染、淋巴漏、皮肤纤维化等并发症。淋巴水肿目前主要通过物理、手术和药物治疗,一般不能治愈,预后较差。
现阶段,在各大医院,在对上肢具有淋巴水肿病症的病人进行物理治疗时,医护人员多为引导病人将上肢抬高至大约呈水平状态,再从病人上肢手腕向病人上肢腋窝逐步按摩或使用医用纱布及绑带等缠绕带从病人上肢手腕向病人上肢腋窝一圈圈的缠紧,以向病人上肢腋窝所在方向驱赶淋巴液来助于病人上肢淋巴水肿的恢复。
但本专利发明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上述上肢淋巴水肿物理治疗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需要十分钟左右,而病人很难维持将其上肢抬高较长时间,使得耗费病人体力,易引起病人上肢酸痛感,造成病人产生不适,并且,即便病人能坚持将其上肢抬高,但也很难做到使得其上肢手腕高度一直高于其上肢腋窝高度,在其上肢手腕高度低于其上肢腋窝高度时,则使得不便于其上肢淋巴液的回流,使得淋巴水肿治疗效果差。
为此,本专利发明人设计出本申请,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淋巴水肿治疗用上肢托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淋巴水肿治疗用上肢托架,包括可升降底座、上肢支撑板、多根立柱及多个用以托起病人上肢的圆球;
所述上肢支撑板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可升降底座上;多根所述立柱从前至后均匀立固于所述上肢支撑板上端面;多个所述圆球对应固设于多根所述立柱顶部,且多个所述圆球顶部分别水平切削以使形成上肢托面。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的,多个所述圆球的上肢托面中部分别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以使形成上肢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上肢支撑板底中部与所述可升降底座顶部在左右方向上转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用以锁紧固定所述上肢支撑板与所述可升降底座的锁紧螺栓;
所述可升降底座包括承重块及立设于所述承重块上中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部沿左右方向设有转轴件,且所述伸缩杆左端面靠近其顶部向右开设有锁孔;
所述上肢支撑板底中部沿前后方向向下相并排的设有两转动耳座,两所述转动耳座中上部相对的开设有转孔,所述转轴件可转动的套设于两所述转孔之间;左侧所述转动耳座中下部环绕其上所述转孔开设有正对所述锁孔的半圆形转槽;
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半圆形转槽并旋固至所述锁孔;当拧松所述锁紧螺栓时,所述半圆形转槽可绕所述转轴件转动,以使所述上肢支撑板固定安装角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立杆、中空固定杆及紧固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51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底座梁焊接总成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耦合式液氮洗的污氮提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