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污泥龄的污泥回流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05273.2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1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奕;乔琦;尉婕;侯延进;邵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G01D21/02;H04Q9/0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杜超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污泥 回流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污泥龄的污泥回流控制系统,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进水流量计、污泥流量计、第一浓度计、第二浓度计、数据传输模块、云平台、执行模块、污泥回流泵和出水浊度计;进水流量计安装于生化池的进水管;污泥流量计安装于污泥回流管道;第一浓度计安装于生化池;第二浓度计安装于二沉池的污泥斗;污泥回流泵设于污泥回流管道,位于二沉池和污泥流量计之间;所述出水浊度计安装于排水管;数据传输模块收集仪表数据并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计算分析后将指令传输至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控制污泥回流泵。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省电耗、降低成本、根据污泥龄控制污泥回流量、数据可控、保持生化系统高效稳定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污泥龄的污泥回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回流是城市污水处理维持系统稳定的重要控制方式,它可保证反应器内所需的污泥浓度,维持二沉池和反应器之间污泥量的动态平衡,它对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系统稳定运行和运行费用都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如何控制污泥回流量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大多污水处理厂仍然采用传统的恒定污泥回流比或污泥回流量控制。
国内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氮磷等富营养物质的排放控制更加严格,传统的污泥回流控制方式无法保证足够的污泥龄,就无法保证脱氮效率和水质达标。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普遍采用污泥符合法,需要比较稳定的进水水质条件;而实际进水水质不稳定,进水量季节性变化很大,每日、每小时的进水量波动性很大,需要在运营中动态调整工艺控制参数。污水厂采用的固定回流比或回流量的控制方式,会加大二沉池水力波动,影响泥水分离过程。当二沉池泥位接近出水堰时,可能导致污泥大量流失从而严重影响出水水质;当污泥膨胀时,二沉池微小的水力波动,也会导致污泥的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污泥龄的污泥回流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污泥龄的污泥回流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泥龄的污泥回流控制系统包括:进水流量计、污泥流量计、第一浓度计、第二浓度计、数据传输模块、云平台、执行模块、污泥回流泵和出水浊度计;所述进水流量计安装于生化池的进水管;所述污泥流量计安装于污泥回流管道;所述第一浓度计安装于生化池;所述第二浓度计安装于二沉池的污泥斗;所述污泥回流泵设于污泥回流管道,位于二沉池和污泥流量计之间;所述出水浊度计安装于排水管;所述生化池的出口与二沉池的入口连接;所述污泥回流管道的出口连接生化池的进水管,入口连接二沉池的池底;所述排水管连接于二沉池的出口;所述进水流量计、污泥流量计、第一浓度计、第二浓度计和出水浊度计均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与云平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平台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执行模块信号控制污泥回流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基于污泥龄控制污泥回流,避免了传统污泥回流控制引起的二沉池水力负荷的波动,避免污泥流失、保持生化系统高效稳定,保障出水水质安全,且数据系统化,可以上传至云平台实现远程和移动端数据监控。
优选的,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于污泥回流管道,位于二沉池和污泥流量计之间,所述调节阀受执行模块信号控制。执行模块控制调节阀的阀门开度,调节污泥回流量。
优选的,还包括剩余污泥排放泵,所述剩余污泥排放泵安装于污泥排放管道,所述污泥排放管道连接于二沉池的池底。
优选的,所述第一浓度计安装于生化池距离池底1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根据出水要求,数据传输模块将进水流量计、污泥流量计、第一浓度计、第二浓度计和出水浊度计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云平台,云平台基于污泥龄的定义进行分析和运算,动态控制污泥相关的运行参数,避免了传统污泥回流控制引起的二沉池水力负荷的波动,避免污泥流失、保持生化系统高效稳定,保障出水水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5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防护双口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PCB电子产品装配智能产线用车载香薰拧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