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具的浓淡燃烧器及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09569.1 | 申请日: | 202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7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轩;胡锦桐;梁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4;F23D14/46;F23D14/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灶具 浓淡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的浓淡燃烧器及具有该浓淡燃烧器的灶具,该浓淡燃烧器包括炉头、喷嘴组件、分火器底座和外环火盖,喷嘴组件与炉头连接;分火器底座连接于炉头上,其用于接收与分配来自炉头的不同气压的燃气;外环火盖连接于分火器底座上,外环火盖上分别设有第一出火面和第二出火面,第一出火面上设有若干淡火火孔,第二出火面上设有若干浓火火孔;第一出火面环绕设置于第二出火面外周,淡火火孔的中轴线与浓火火孔的中轴线相对倾斜设置以使流经淡火火孔的火焰与流经浓火火孔的火焰实现对冲燃烧。本实用新型的浓淡燃烧器在实现浓淡火对冲混合燃烧的同时,采用内焰燃烧的形式,使得火焰内聚,提升了热效率,进一步抑制了NOx的产生和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灶具的浓淡燃烧器及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具一般由燃烧器和进气阀组成,燃烧器包括炉头和火盖,从燃烧器火盖的火孔出来的燃气浓度是一样的,燃烧时火力较大且集中,燃烧温度很高,容易造成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对人体有很大伤害的气体。对此,市场上出现了通过进气阀控制进入燃烧器的燃气气压以实现浓燃烧火焰与淡燃烧火焰混合燃烧以降低NOx排放的浓淡燃烧灶具。
目前,市场上的浓淡燃烧灶具的浓淡燃烧器的淡火火孔与浓火火孔一般为间隔设置,两种浓度的火焰间隔喷出混合,但这种结构的浓火与淡火混合不充分,其抑制NOx生产排放的效率较低,同时会出现燃烧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本申请对浓淡燃烧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具的浓淡燃烧器,其有效地抑制氮化物和一氧化碳的产生排放,提升热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灶具的浓淡燃烧器,其包括炉头、喷嘴组件、分火器底座和外环火盖,所述喷嘴组件与炉头连接;所述分火器底座连接于炉头上,其用于接收与分配来自炉头的不同气压的燃气;所述外环火盖连接于分火器底座上,所述外环火盖上分别设有第一出火面和第二出火面,所述第一出火面上设有若干淡火火孔,所述第二出火面上设有若干浓火火孔;其中,所述第一出火面环绕设置于第二出火面外周,淡火火孔的中轴线与浓火火孔的中轴线相对倾斜设置以使流经淡火火孔的火焰与流经浓火火孔的火焰实现对冲燃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具的浓淡燃烧器,其通过淡火火孔的中轴线与浓火火孔的中轴线相对倾斜设置以使流经淡火火孔的火焰与流经浓火火孔的火焰实现对冲燃烧,从而使得流经淡火火孔的火焰与流经浓火火孔的火焰混合燃烧更充分,同时,采用淡火在外,浓火在内的内焰燃烧的形式,使得火焰内聚,有利于提升热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抑制氮化物和一氧化碳产生排放的效率,确保了用户的健康。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火面倾斜设置,淡火火孔的中轴线垂直于第一出火面,所述第二出火面水平设置,浓火火孔的中轴线垂直于第二出火面,使得淡火火孔朝向内排列,浓火火孔垂直排列,从而有效防止火焰出现离焰现象,保证了浓淡火对冲燃烧的稳定,且使得烹饪器受热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火面沿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地倾斜,所述第二出火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出火面的下端,所述第一出火面和第二出火面相连接形成夹角α,其中90°<α<180°,两个出火面相连接,使得浓淡火对冲效果更好,进而确保浓淡火混合更充分,进一步减少NOx的排放。
优选的,第一出火面和第二出火面均呈环形,若干淡火火孔均匀间隔地设于第一出火面上,若干浓火火孔均匀间隔地设于第二出火面上,环形的出火面使得烹饪器受热更加均匀,且加工方便。
优选的,为了起到更好的均温效果,所述淡火火孔设有至少两组,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淡火火孔的孔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根据炉头的功率设计匹配不同高度的淡火火孔面积,保证每个火孔面积强度,从而保证稳定燃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095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颗粒筛分装置
- 下一篇:电极机构及滚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