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10887.X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33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升;白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胡欢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评价 防垢剂 多孔 介质 中防垢 性能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包括流体注入系统、岩心物模系统、温度模拟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回压加载系统,所述流体注入系统包括高压驱替泵,以及高压驱替泵通过一号高压管线连接的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通过二号高压管线连接岩心物模系统,所述岩心物模系统包括长岩心夹持器,所述长岩心夹持器设置在温度模拟系统内部,所述长岩心夹持器包括金属筒体、左端盖、右端盖、左堵头、右堵头、胶皮筒、密封圈、入口管线、出口管线、围压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行性高,能真实的模拟地层水与注入水在近井地层相互反应发生结垢的过程,并对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防垢性能进行有效评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属于油田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注入水的不配伍性极易出现结垢问题,尤其当结垢类型为硫酸钡锶垢时,常规酸化很难有效去除,严重影响油井产量。对于油田结垢问题的治理思路是以防为主,目前最有效的防垢方法是向地层深部挤注高浓度防垢剂,吸附滞留于地层中的防垢剂随流体流出缓慢释放,输送至近井地带、井筒及地面集输设备中,以此达到防垢的目的。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建立一种可靠而便捷的实验装置来评价防垢剂的防垢性能,这对于优选出更加经济高效的防垢剂及确定其用量具有重大意义。而目前暂未见用于模拟水样在近井地层中动态结垢过程及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动态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行性高,能真实的模拟地层水与注入水在近井地层相互反应发生结垢的过程,并对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防垢性能进行有效评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包括流体注入系统、岩心物模系统、温度模拟系统、围压加载系统、回压加载系统,所述流体注入系统包括高压驱替泵,以及高压驱替泵通过一号高压管线连接的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通过二号高压管线连接岩心物模系统,所述岩心物模系统包括长岩心夹持器,所述长岩心夹持器设置在温度模拟系统内部,所述长岩心夹持器包括金属筒体、左端盖、右端盖、左堵头、右堵头、胶皮筒、密封圈、入口管线、出口管线、围压孔,所述金属筒体的上部和侧部均设置有围压孔,且上部的围压孔通过三号高压管线连接有围压加载系统,所述金属筒体的两端分别与左端盖和右端盖螺纹连接,金属筒体内部设置有耐高温高压的胶皮筒,所述胶皮筒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左堵头和右堵头,左堵头和和右堵头相向的一端均伸入到胶皮筒内部,所述左堵头和右堵头与胶皮筒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左端盖和左堵头、右端盖和右堵头内部分别设置有入口管线、出口管线,所述入口管线与出口管线之间设置有灵敏压差表,所述出口管线通过四号高压管线连接有回压阀,所述回压阀通过五号高压管线连接有回压加载系统,所述回压阀的下部通过管线连接有烧杯。
所述围压加载系统包括围压泵,所述围压泵提供体系所需围压。
所述一号高压管线上设置有入口端阀门,所述三号高压管线上设置有围压压力表。
所述入口管线与中间容器上部通过二号高压管线相连,二号高压管线上设置有入口压力表。
所述四号高压管线上设置有出口压力表,所述入口管线接灵敏压差表的高压入口端,所述出口管线接灵敏压差表的低压出口端。
所述回压加载系统包括回压泵,所述回压泵提供体系所需回压。
所述回压泵通过五号高压管线连接有回压阀,所述五号高压管线上设置有回压压力表。
所述中间容器包括用于清洗岩心的中间容器一、用于吹干清洗后的岩心的中间容器二、用于建立地层压力和提供结垢所需阳离子的中间容器三、用于配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防垢剂以及提供结垢所需的阴离子的中间容器四。
所述中间容器一内装有石油醚、中间容器二内装有氮气、中间容器三内装有模拟地层水、中间容器四内装有模拟注入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108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胎特性试验装置及轮胎特性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下水质监测的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