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肠胃减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15035.X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5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瑛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林伟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肠胃 减压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肠胃减压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水平板状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面左端上通过转轴转动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活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安装板沿着安装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侧均设有条形板,所述安装板的正下方设有按摩减压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按摩患者的腹部,利于腹部内的气体的排出,具有肠胃减压的效果,改善患者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可以增加按摩面积、全面覆盖住患者的腹部;按摩减压机构往复按摩患者的腹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化内科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科用肠胃减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术后持续对胃肠进行减压处理,可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减轻腹胀,并减轻缝线张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目前的肠胃减压的方法是用手往复按压患者的腹部,来帮助患者把腹部内的气体排出,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1、劳动轻度较大、效果比较差;
2、患者腹部的血液循环较慢,不利于恢复,无法有效的促进消化功能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肠胃减压控制装置,以解决劳动轻度较大、效果比较差;患者腹部的血液循环较慢,不利于恢复,无法有效的促进消化功能的康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肠胃减压控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水平板状结构,所述底座的顶面左端上通过转轴转动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活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所述安装框上设有第一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安装板沿着安装框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侧均设有条形板,所述安装板的正下方设有按摩减压机构,所述条形板上设有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按摩减压机构沿着底座的前、后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按摩减压机构包括安装杆、第一按摩辊和第二按摩辊,所述安装杆包括两个外段和一个内段,两个所述外段和一个内段呈折线形结构,所述内段位于两个外段之间,所述外段倾斜向下分布,所述第一按摩辊转动设置在内段上,所述第二按摩辊转动设置在外段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二螺纹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条形板的后侧上,所述第二导向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条形板之间,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设置在两个条形板之间,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第二螺纹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滑动设有导向块,所述螺母、导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外段的外端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按摩辊、第二按摩辊均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按摩辊、第二按摩辊为软质橡胶制作,所述第一按摩辊、第二按摩辊的外表面均设有按摩凸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螺纹杆和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竖直固定在安装框的框口里,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框的框口里,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安装框的顶端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和第一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左端插入到安装框的框口里,所述安装板的左端开设有螺纹通槽和导向通孔,所述第一螺纹杆和螺纹通槽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贯穿设置在导向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固定设有容纳箱和把手,所述容纳箱位于把手的左侧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消化内科用肠胃减压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瑛,未经陈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15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