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17469.3 | 申请日: | 2021-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毅;黎庆彬;何锦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4 | 分类号: | B29C45/44;B29C45/1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7 | 代理人: | 罗啸秋 |
地址: | 511545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汽车 导光条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导光条模具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包括可上下开合用于双色注胶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凸模板、位于凸模板的顶部的导光件、将导光件顶出凸模板的顶出机构;所述导光件的下表面的两侧分设有折边和第一倒扣;所述折边的内侧设有第二倒扣,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贯穿凸模板的可往复升降的斜顶模块和第一斜顶;所述斜顶模块与第二倒扣对应布置,且沿折边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导光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斜顶与第一倒扣对应布置,且与导光件滑动配合;本方案可实现将折边上设有倒扣的导光件顺利脱模,而不损坏导光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导光条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汽车内部的发光元件与显示面板之间常用导光条传递光亮,而导光条通过模具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导光条的模具结构具体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610252207.7的技术方案,其公开了一种车灯导光条成型模具的顶出机构,包括定模板、动模板、针板和底板,针板位于底板上,动模板位于针板上,顶出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顶升件一和设置在针板上的顶升件二,顶升件一和顶升件二上均连接有顶针或顶杆,顶升件一上具有能够抵靠在动模板端面的限位件,针板上设有朝向动模板端面的限位块;合模状态时,限位块与动模板端面之间的间距大于限位件与动模板端面之间的间距。
上述该方案,通过弹簧优化顶针与模板之间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模具的顶出质量;但导光条会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改变导光条的外形结构,例片体结构的导光件,其一侧设有向下弯折的折边,折边设有倒扣,而该方案中的顶针只能顶出常规结构的导光条,无法顶出具有倒扣在折边上的导光件。
所以,本方案解决问题,如何实现将折边上设有倒扣的导光件顺利脱模,而不损坏导光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实现将折边上设有倒扣的导光件顺利脱模,而不损坏导光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包括可上下开合用于双色注胶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凸模板、位于凸模板的顶部的导光件、将导光件顶出凸模板的顶出机构;所述导光件的下表面的两侧分设有折边和第一倒扣;所述折边的内侧设有第二倒扣,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贯穿凸模板的可往复升降的斜顶模块和第一斜顶;所述斜顶模块与第二倒扣对应布置,且沿折边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导光件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斜顶与第一倒扣对应布置,且与导光件滑动配合;当第一斜顶的顶部位于凸模板的上侧,所述第一斜顶位于导光件的远离第一倒扣的一侧;所述斜顶模块、第一斜顶分别与凸模板滑动配合。
在上述的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中,所述斜顶模块包括分别贯穿凸模板的可往复升降的第二斜顶和第三斜顶;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倒扣的一侧,且均与凸模板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沿折边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导光件滑动配合,且互为反向移动。
在上述的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中,当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的顶部与凸模板的顶部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的顶部分设在导光件的两端;当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的顶部位于凸模板的上侧,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的顶部均位于导光件的中部。
在上述的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中,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分别与导光件的下表面、折边的内壁滑动配合。
在上述的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中,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均为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斜顶、第三斜顶的上端互为相向延伸。
在上述的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贯穿凸模板的可往复升降顶针;所述顶针贴合导光件的下表面,且与凸模板滑动配合。
在上述的生产双色汽车导光条的模具中,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凸模板的下侧的可往复升降的固定模块;所述顶针、第一斜顶、斜顶模块均固定在固定模块上,以使所述顶针、第一斜顶、斜顶模块同步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174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