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24187.6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留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烨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车用前防撞梁 加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撞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针对目前的加工模具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成型后的汽车前防撞梁进行脱模,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的顶侧开设有成型槽,底座的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柱,四个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轴延伸至顶板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上模座固定板,上模座固定板的底侧固定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成型头,成型槽内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延伸至下模座外。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对前防撞梁的脱模操作,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身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汽车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前后的安全零部件,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在降低汽车维修费用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汽车前防撞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首先采用加工模具对汽车前防撞梁进行加工成型。
然而,目前的加工模具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成型后的汽车前防撞梁进行脱模,工作效率低,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加工模具在使用时,不便于对成型后的汽车前防撞梁进行脱模,工作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下模座,下模座的顶侧开设有成型槽,底座的顶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柱,四个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顶板,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轴延伸至顶板的下方并固定安装有上模座固定板,上模座固定板的底侧固定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的底侧固定设置有成型头,成型槽内滑动连接有压板,压板延伸至下模座外,压板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压簧,多个压簧远离压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成型槽的底部内壁上,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成型槽内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齿条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从动齿轮的前侧固定焊接有圆轴,成型槽内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杆,两个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横板,横板的底侧与圆轴活动接触,两个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支撑板与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成型槽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压板位于开口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开口内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压板滑动套设在两个限位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成型槽的后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轴,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转动套设在相对应的固定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侧开设有两个滑孔,两个滑杆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滑孔内。
优选的,所述成型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侧板,两个侧板均与支撑板活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通过压板、多个压簧的弹性形变、齿条与主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以及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传动,并且可通过圆轴与横板的活动接触、两个滑杆与支撑板以及多个复位弹簧,即可方便完成对前防撞梁的脱模,操作简单,脱模方便,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对前防撞梁的脱模操作,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车用前防撞梁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烨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烨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4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撞梁的钻孔装置
- 下一篇:小弯头插错视觉检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