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板自动化组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24688.4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9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华北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华诚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赣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板 自动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板自动化组立装置,具体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通过中部的凹槽滑动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滑轨通过中部的凹槽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滑轨上端中部和第二卡扣右端中部共同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板上端中部和下端中部共同固定安装有伸缩刮除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背光板自动化组立装置,将气缸与气泵连接后,通过气缸将活塞杆下压使第二楔形块与背光板紧贴,然后通过伺服电机等机械连接将膜迅速向后搓起,通过四个回弹装置,使第二楔形块产生的下压力始终在背光板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提高了良品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板自动化组立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的制作工艺中,液晶面板与背光板进行贴合组装工序繁杂且要求精确度高,实现智能自动化操作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液晶面板与背光板贴合前,为便于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受污染、腐蚀、划伤,继而影响其质量效果,故而液晶面板和背光板贴合前,会在二者表面设有覆膜,当液晶面与背光板贴合时,需要将覆膜进行撕除。
现有撕膜过程,要么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或采用普通机械臂进行,但无论何种方式,在撕膜的初始位置,即起膜处,如果用力不当会对起膜处的背光板施加过重的压力,产生一定折痕,继而对其产生一定的质量损伤,导致损伤后的背光板无法使用只能作废,使材料产生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且撕膜操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板自动化组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背光板自动化组立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通过中部的凹槽滑动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左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平板,所述第一卡扣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固定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通过中部的凹槽固定安装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左端中部与第一固定块右端上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滑轨上端中部和第二卡扣右端中部共同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板上端中部和下端中部共同固定安装有伸缩刮除机构,所述伸缩刮除机构包括气缸、两个第一滑杆和刮除装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矩形块。
优选的,所述气缸下端与水平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水平板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滑环,两个所述第一滑环内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气缸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安装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下端与两个第一滑杆下端均贯穿水平板上端延伸至下部并共同固定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下部与刮除装置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U型板和两个固定环,所述U型板上端与两个第一滑杆下端和活塞杆下端共同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板左端前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右端贯穿U型板左端延伸至右部并与U型板内表面右侧壁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U型板内表面左侧壁和右侧壁相对面之间后部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位于后部的所述固定环内表面与第二滑杆外表面滑动连接在一起,位于前部的所述固定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固定环外表面下部共同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刮除装置包括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所述第一楔形块上端与第二固定块下端中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对面之间共固定连接有四个回弹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二楔形块外表面包覆有橡胶层。
优选的,四个所述回弹装置均由弹簧和伸缩杆组成,且四个弹簧分别套设于四个伸缩杆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扣上端中部开设有与下端相通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华诚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龙南华诚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46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