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26715.1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3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照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力(云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发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瓶用单 手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壁连接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纵向转动插接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下端与底板上侧壁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调节杆外侧壁设有螺纹结构,并且外侧壁还配合穿过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靠近立柱一端通过滑槽与立柱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远离立柱一端连接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底板远离调节杆一侧连接设有吸盘,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设置有夹持机构,可以将引流瓶通过夹持机构固定,通过吸盘,可以将本装置固定在墙壁或者床头等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引流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
背景技术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的一种治疗方法,引流到体外的脑脊液需通过引流瓶接住,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常常需要单手拿住引流瓶,另一只手进行操作,导致引流过程中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侧壁连接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连接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纵向转动插接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下端与底板上侧壁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调节杆外侧壁设有螺纹结构,并且外侧壁还配合穿过设有移动杆,所述立柱靠近调节杆一侧纵向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杆靠近立柱一端通过滑槽与立柱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远离立柱一端连接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底板远离调节杆一侧连接设有吸盘,所述吸盘上连通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另一端连接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还设有排气管,所述输气管和排气管内部均设有防逆流机构。
作为改进,所述吸盘上还设有进气阀。
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环抱臂一和环抱臂二,所述环抱臂一和环抱臂二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环抱臂一和环抱臂二合围成夹持空间。
作为改进,所述底板下端连接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下端连接设有稳定块。
作为改进,所述稳定块下侧壁设有防滑垫。
作为改进,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的调节杆一端连接设有圆饼旋钮。
作为改进,所述防逆流装置为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设置有夹持机构,可以将引流瓶通过夹持机构固定,通过吸盘,可以将本装置固定在墙壁或者床头等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引流操作;通过调节杆的设置,可以对引流瓶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瓶用单手夹装置的夹持机构俯视示意图。
如图所示:1、底板;2、立柱;3、固定板;4、调节杆;5、移动杆;6、滑槽;7、夹持机构;8、吸盘;9、输气管;10、气囊;11、排气管;12、进气阀;13、环抱臂一;14、环抱臂二;15、连接柱;16、稳定块;17、圆饼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力(云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灵力(云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67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正压气化炉冷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夹具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