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用型齿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27508.8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3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戴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3;F16H57/02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周积德 |
地址: | 315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齿轮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型齿轮组件,包括下壳体,下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壳体,上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注油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齿轮组设置在壳体内,不仅可以提高齿轮的稳定性,防止齿轮组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偏移,还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齿轮组中,避免齿轮组损坏,配合注油孔以及S型连接管,可以向壳体内注入润滑油,并且能够让润滑油循环流动,不仅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能够减小齿轮组的磨损,还能在齿轮组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降温,能够延长齿轮组的使用寿命,使得齿轮组更加耐用;通过连接轴配合限位凸楞与限位卡槽,方便对齿轮组进行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对齿轮组进行维护,方便后期对损坏后的齿轮组进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用型齿轮组件。
背景技术
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通过多个齿轮组合形成传动的组件称为齿轮组件。
目前的大多数齿轮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齿轮的稳定性差,易发生偏移,且齿轮的易发生磨损,外界的灰尘进入齿轮组件中,也会导致齿轮损坏,齿轮组件的整体使用寿命短,为此,提出一种耐用型齿轮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用型齿轮组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用型齿轮组件,包括下壳体,下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壳体,上壳体的表面开设有注油口,下壳体与上壳体的内侧连接有一号齿轮盘、二号齿轮盘、三号齿轮盘、四号齿轮盘、五号齿轮盘以及六号齿轮盘,一号齿轮盘以及六号齿轮盘的内侧分别连接有一号转轴与二号转轴,二号齿轮盘与三号齿轮盘以及四号齿轮盘与五号齿轮盘之间均连接有连接轴,一号转轴、二号转轴以及连接轴的圆周表面均设有限位凸楞,且一号齿轮盘、二号齿轮盘、三号齿轮盘、四号齿轮盘、五号齿轮盘、六号齿轮盘的内侧对应限位凸楞的卡接处均开设有限位卡槽。
优选的,下壳体的内部形成三组独立的容腔,且容腔底部连通,一号齿轮盘与二号齿轮盘、三号齿轮盘与四号齿轮盘以及五号齿轮盘与六号齿轮盘两两配对,并相互咬合,且安装在独立的容腔内。
优选的,二号齿轮盘与三号齿轮盘以及四号齿轮盘与五号齿轮盘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两端表面的限位凸楞嵌入限位卡槽内,且限位凸楞的形状与限位卡槽吻合,连接轴通过轴承与下壳体连接。
优选的,一号转轴的一端从下壳体的内侧延伸至外侧,且一号转轴与下壳体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一号齿轮盘的内部,并通过限位凸楞配合限位卡槽进行固定。
优选的,二号转轴的一端嵌入六号齿轮盘的内侧,且通过限位凸楞与限位卡槽进行卡嵌,另一端贯穿于下壳体,并与下壳体通过轴承连接。
优选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注油口贯穿于上壳体的表面,并与上壳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下壳体的下端设有收集斗,收集斗为圆弧状,且与下壳体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收集斗的下端安装有S型连接管,S型连接管贯穿于收集斗,并与下壳体的内部连通。
优选的,S型连接管的最低点处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与S型连接管的内部连通,排污管的下表面连接有阀盖,阀盖与排污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27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