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30195.1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3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熊银苟;熊爽;童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B63C9/15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 | 李成帅 |
地址: | 5294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救生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救生圈,涉及救生器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角板、泡沫板、衔接柱、拓展柱和限位组件,角板的外壁上开设有螺口槽,角板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槽,角板的内侧壁上粘接有泡沫板,角板的两端外壁上均安装有衔接柱,角板通过衔接柱与拓展柱的一端侧壁连接,拓展柱的另一端侧壁中穿插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的角板、衔接柱、拓展柱和限位组件均采用塑料板制成,而该塑料板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衔接柱和拓展柱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腔,进而可实现伸缩效果,使其适用于不同体型人员,同时各个组件内部均设置有气腔,进而气腔不但降低设备自重,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浮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救生圈。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现阶段中的救生器材也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其中救生器材性能的优越性对整个救生过程以及救生结果的成功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现阶段中最为常见的救生器材即为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船和救生包等,其中救生圈则又包括了全自动救生圈、一次性救生圈以及可回收救生圈等,其中一次性救生圈尤为常见,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救生用的一次性救生圈,在使用时,其多采用塑料薄膜制成,进而在使用时,不但需要随时配备充气装置,同时也需要及时对其充气,进而充气耗时过程则严重降低了救生条件和救生成功性,因此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2、现有的救生用的一次性救生圈,在使用时,其中部分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的救生圈,其相互拼接依托于螺栓进行,进而螺栓在接触水后会形成严重锈蚀,同时硬质塑料救生圈,其不但自重较大,同时质地较硬,不仅抛飞难度大,同时砸击到水面时会对水下人员形成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一次性救生圈,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救生圈,该救生圈中的角板、衔接柱、拓展柱和限位组件均采用塑料板制成,而该塑料板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衔接柱和拓展柱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腔,进而可实现伸缩效果,使其适用于不同体型人员,同时各个组件内部均设置有气腔,提高了设备的浮力,解决了现有的救生用的一次性救生圈所出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次性救生圈,包括角板、泡沫板、衔接柱、拓展柱和限位组件,所述角板的外壁上开设有螺口槽,角板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槽,所述角板的内侧壁上粘接有泡沫板,所述角板的两端外壁上均安装有衔接柱,所述角板通过衔接柱与拓展柱的一端侧壁连接,所述拓展柱的另一端侧壁中穿插有限位组件;具体的,角板共设置有四个,角板及其旁侧的配件均相同,同时角板成L型结构设置,进而通过衔接柱、拓展柱和限位组件可将四个角板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柱的一端外壁上粘接有螺柱,螺柱与衔接柱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衔接柱的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柱内槽,柱内槽为大小圆柱嵌套式结构设置,所述衔接柱通过柱内槽与拓展柱连接;具体的,在使用时,衔接柱通过外壁上的螺柱与角板外壁上的螺口槽螺纹连接,安装拆卸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拓展柱的一端外壁上粘接有拓展头,拓展头与拓展柱之间为一体式结构设置,所述拓展头的外壁上套接有密封垫,所述拓展柱的另一端外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拓展柱通过限位槽与限位组件连接;具体的,在使用时,拓展柱通过密封垫可塞入到衔接柱的柱内槽中,进而密封垫可有效的提高相互连接时的密封性,柱内槽存在有一定余量的空气,可提高设备浮力,同时相互间也可拉伸或缩回,使其适用于更多不同体型的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中部开设有板槽,第一限位板通过板槽与第二限位板连接;具体的,在使用时,通过向两侧挤压拓展头即可将拓展柱压缩进入到衔接柱内,而后将限位组件扦插进入到拓展柱外壁上的限位槽内,松开拓展柱后,拓展柱在空气推力的作用下,可对限位组件进行挤压使其稳定的卡接在限位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商学院,未经广州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0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防尘操作面板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植物根部透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