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38721.9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K9/62;F21K9/69;F21K9/68;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董慧玲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宿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发光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包括LED灯、混光腔体、漫反射粗糙内壁、全局扩散板以及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的一侧连接有LED灯,其中所述LED灯包括端盖、导光柱以及连接端,所述端盖设置于LED灯的一侧,所述导光柱设置于LED灯的另一侧,所述LED灯通过连接端与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混光腔体设置于发光二极管本体的内部,所述漫反射粗糙内壁设置于混光腔体的侧壁,所述全局扩散板设置于混光腔体的顶部,所述芯片设置于发光二极管本体的内底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漫反射粗糙内壁与全局扩散板,在投射多种颜色并进行混光后可以保证出光具有一定的均匀性,增加了混光的稳定性,具有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当现有的发光二极管需要投射多种颜色并进行混光时,虽然利用了混光的方式解决了光线颜色不够均匀的问题,但是其混光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改进发光二极管混光的相关结构。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从而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其中发光二极管本体、LED灯包括混光腔体、漫反射粗糙内壁、全局扩散板以及芯片,所述发光二极管本体的一侧连接有LED灯,所述混光腔体设置于发光二极管本体的内部,所述漫反射粗糙内壁设置于混光腔体的侧壁,所述全局扩散板设置于混光腔体的顶部,所述芯片设置于发光二极管本体的内底部。
上述的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且为多颗LED集成灯珠,所述LED集成灯珠为标准光谱的光源混合体。
上述的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包括端盖、导光柱以及连接端,所述端盖设置于LED灯的一侧,所述导光柱设置于LED灯的另一侧,所述LED灯通过连接端与芯片电性连接。
上述的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粗糙内壁均贴有PVC材质制成的表面经磨砂处理的反光膜,所述反光膜的白度和反射率均为85%-95%。
上述的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扩散板采用PC磨砂光扩散板,其透光率为85%-90%,雾度80%-85%。
上述的一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连接有金线线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种具有混光功能的发光二极管设置有漫反射粗糙内壁与全局扩散板,在投射多种颜色并进行混光后可以保证出光具有一定的均匀性,增加了混光的稳定性,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光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光二极管本体、2LED灯、21端盖、22导光柱、23连接端、3混光腔体、4漫反射粗糙内壁、5全局扩散板、6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8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锅炉
- 下一篇:矿井内人员健康风险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