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39035.3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2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熊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廖君 |
主分类号: | G10D13/08 | 分类号: | G10D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拇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包括共鸣体,所述共鸣体,所述共鸣体由面板、背板、侧边板及前后板组成,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榫卯结构由榫卯条和对应的榫卯槽组成,所述榫卯条分别与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的内侧面,所述榫卯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上。本实用新型拇指琴的共鸣体内的各个板块之间通过榫卯连接,采用榫卯连接替代了过去胶水黏合连接,不仅避免了开胶的风险,且弹奏声传播时少了胶的介质干扰,由间接传导变为了直接传导,使震动直接在各面板中传导,减少震动的衰竭,增强拇指琴共鸣,提升拇指琴音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拇指琴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
背景技术
拇指琴的发声体部份就是上面一根根长短不一的弹性金属条,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声音,下面则用木或葫芦瓜作为共鸣箱,拇指琴主要用来伴唱,演奏的时候,要两手拿着琴体,然后用两只大拇指弹奏。目前箱式拇指琴制作以胶粘为主,拇指琴的面板、背板、侧板通过胶水黏合,各块板材之间由凝固的胶水连接,此制作工艺存在开胶的风险,且声音在板材传导时为间接传导,震动产生了衰竭。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榫卯结构的拇指琴,包括共鸣体,所述共鸣体由面板、背板、侧边板及前后板组成,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之间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所述榫卯结构由榫卯条和对应的榫卯槽组成,所述榫卯条分别与所述面板、所述背板、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的内侧面,所述榫卯槽分别设置于所述侧边板及所述前后板上,所述榫卯槽与所述榫卯条之间保持一一相对并可紧密贴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共鸣体的弹奏面分别设置有前琴枕和后琴枕。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共鸣体的弹奏面还设置有固定支架。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琴枕、后琴枕及固定支架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空隙。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琴枕的顶部通过卡槽镶嵌有铁条,所述固定支架通过开孔贯穿有若干个弹片,所述弹片前后分别与所述铁条和所述后琴枕接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共鸣体的弹奏面还开设有音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拇指琴的共鸣体内的各个板块之间通过榫卯连接,采用榫卯连接替代了过去胶水黏合连接,不仅避免了开胶的风险,且弹奏声传播时少了胶的介质干扰,由间接传导变为了直接传导,使震动直接在各面板中传导,减少震动的衰竭,增强拇指琴共鸣,提升拇指琴音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拇指琴的的侧视图;
图2为拇指琴的俯视图;
图3为拇指琴中的共鸣体侧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拇指琴中的共鸣体俯视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拇指琴中的侧边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共鸣体;101、面板;102、背板;103、侧边板;104、前后板;2、前琴枕;3、后琴枕;4、固定支架;5、铁条;6、弹片;7、音孔;8、榫卯结构;801、榫卯条;802、榫卯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廖君,未经熊廖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39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太阳能充电功能化妆镜
- 下一篇:一种球阀阀盖成型的锻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