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导盲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44286.0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5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汝和;赵郅滔;刘晋江;钱泽;甘航语;唐利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拐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拐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导盲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引导杆、安装板、支撑杆和支撑柱,引导杆一端连接在拐杖本体下方,引导杆另一端铰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滚轮,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拐杖本体上方,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撑柱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功能丰富且能够独自站立的导盲拐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拐杖技术领域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导盲拐杖。
背景技术
对于盲人来说,出行是非常不便的,就算是在较安全的道路上行走,也会存在很多不便,一般都会给盲人配置一个拐杖,盲人通过拐杖来进行探路,使盲人能获得一定的感知,方便盲人的行走,传统的导盲拐杖,都是杆状的结构,其结构简单,相应的也只具备基础的功能,无法提供更多的功能来满足盲人的使用,而且这种杆状的拐杖无法站立放置,必须要依靠在某个物体上放置,给使用者也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功能丰富且能够肚子站立放置的导盲拐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导盲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引导杆、安装板、支撑杆和支撑柱,所述引导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拐杖本体下方,所述引导杆另一端铰接有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滚轮,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所述拐杖本体上方,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底端,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铰接座上还设置有定位吸附磁铁一和定位吸附磁铁二,所述定位吸附磁铁一竖直设置在所述铰接座底端,所述定位吸附磁铁二与所述定位吸附磁铁一垂直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置物筐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一端连接在所述拐杖本体上,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置物筐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为方形结构,所述安装板的两边各转动设置有两个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拐杖本体内部还设置有GPS定位芯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为V形结构,所述拐杖本体底端连接在所述加强管的弯折处,所述支撑杆和引导杆分别连接在所述加强管两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拐杖本体为朝上开口的V形结构,所述握持部安装在所述拐杖本体的顶端开口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导盲拐杖,其具有一个置物筐,可用于放置水瓶等一些小物品,同时导盲拐杖还可以依靠其前端的滚轮和后端的支撑柱来进行站立放置,盲人使用该导盲拐杖行走时,支撑柱向上转动,并被定位吸附磁铁二磁吸固定,当导盲拐杖需要站立放置时,支撑柱向下转动,并被定位吸附磁铁一磁吸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拐杖本体、2-握持部、3-引导杆、4-安装板、5-滚轮、6-支撑杆、7-支撑柱、8-置物筐、9-铰接座、10-定位吸附磁铁一、11-定位吸附磁铁二、12-连接臂、13-加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未经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4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治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