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44436.8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79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悦;邬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40 | 分类号: | E01F9/40;E01F9/608;E01F9/615;G01F23/76;G08B21/10;G08B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0 | 代理人: | 王纯洁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悬浮 现象 城市 内涝 积水 监测器 | ||
1.一种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2)、积水测量部分、电子控制部分、语音播报器(19)和灯光报警器(20);
所述杆体(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外部隔离的底部隔离层(14),所述杆体(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将杆体(2)内的腔体分隔为上腔体(4)和下腔体(10)的中部隔离层(8),所述杆体(2)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顶盖(1),所述杆体(2)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镂空带纱网小孔(13);
所述积水测量部分位于下腔体(10)内,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5)、浮球(11)、升降垫板(9)﹑滑行轨道(12)和下降按钮(22),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5)连接在下腔体(10)的内壁上,所述下降按钮(22)设置在所述中部隔离层(8)的下表面,所述浮球(11)位于下腔体(10)内,所述下腔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滑行轨道(12),所述升降垫板(9)与滑行轨道(12)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垫板(9)下表面设置有无接触传感器;
所述电子控制部分位于上腔体(4)内,包括控制器(17)﹑计时器(18)﹑电力结构(3)和升降器,所述控制器(17)﹑计时器(18)﹑电力结构(3)和升降器均连接在上腔体(4)的内壁上,所述升降器包括驱动器(21)、电机(5)、绕线筒(6)和缆绳(7),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与绕线筒(6)连接,所述绕线筒(6)上连接并缠绕有缆绳(7),所述缆绳(7)穿过中部隔离层(8)上的预留小孔并与升降垫板(9)连接;
所述语音播报器(19)和灯光报警器(20)均连接在所述杆体(2)外壁上;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5)和无接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7)连接,所述控制器(17)分别与计时器(18)、驱动器(21)、语音播报器(19)和灯光报警器(20)连接,所述驱动器(21)与电机(5)连接,所述电力结构(3)分别与控制器(17)、驱动器(21)、红外线传感器(15)、无接触传感器、语音播报器(19)和灯光报警器(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报警器(20)采用三色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5)连接在距底部隔离层(14)10cm处的杆体(2)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的腔体为圆柱形,所述升降垫板(9)为圆形升降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垫板(9)通过滑块与滑行轨道(1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11)的直径大于所述杆体(2)内腔体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11)采用钛合金空心小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底部隔离层(14)、中部隔离层(8)、升降垫板(9)和顶盖(1)均采用带防水膜的不锈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悬浮现象的城市内涝积水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结构(3)采用可充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444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导盲拐杖
- 下一篇:具有导风结构的3D打印耗材干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