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输配电线路检测设备的CT在线取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57501.0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许晓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2;H01F2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配电 线路 检测 设备 ct 在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配电线路检测设备的CT在线取能装置。包括呈柱状设置且轴线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的一面设置为开放式结构;第一壳体的内底面相对开设有多个滑槽,滑槽内卡接有滑块,滑块的两侧端通过弹簧与滑槽的两侧端连接,滑块上固定有限位杆;第二壳体内安装有取能线圈,取能线圈的内孔处设有多个套筒,且多个套筒分别套设在多个限位杆上。上述高压输配电线路检测设备的CT在线取能装置,通过在一个壳体内开设滑槽,在滑槽内安装于滑槽侧端弹性连接的滑块,在滑块上设置与取能线圈内孔上套筒相匹配的限位杆,当外部发生震动时,限位杆能够对取能线圈提供缓冲力,防护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能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输配电线路检测设备的CT在线取能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是通过发电厂用变压器将发电机输出的电压升压后传输的一种方式。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输电是因为在同输电功率的情况下,电压越高电流就越小,这样高压输电就能减少输电时的电流从而降低因电流产生的热损耗和降低远距离输电的材料成本。
电抗器也叫电感器,一个导体通电时就会在其所占据的一定空间范围产生磁场,所以所有能载流的电导体都有一般意义上的感性,然而通电长直导体的电感较小,产生的磁场不强,因此实际的电抗器是导线绕成螺线管形式,称空心电抗器,有时为了让这只螺线管具有更大的电感,便在螺线管中插入铁心,称铁心电抗器,电抗分为感抗和容抗,比较科学的归类是感抗器(电感器)和容抗器(电容器)统称为电抗器,然而由于过去先有了电感器,并且被称为电抗器。
由于干式电抗器没有外壳屏蔽,线圈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电位差,所以目前与其他电元件安装在一起的干式电抗器在线监测无法采用传统方式取能与供电,而自取能CT(Current transformer,电流互感器)装置的作用是通过电流的隔离变换实现部分电能从导线到感应电源模块的转移,其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唤醒电流、最小工作电流、输出功率、安装结构尺寸、短时耐受电流等多种因素,其中取能CT需要安装于导线上,以导线作为一次线圈、CT作为二次线圈,在取能装置安装时,不能拆卸现有导线,取能线圈和电感设备需要分开单独安装或是其自身,安装和使用较为繁琐,且现有取能CT设备不具备良好的防护等级,户外使用不便,不能直接户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取能线圈安装繁琐且防护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便捷且防护性好的高压输配电线路检测设备的CT在线取能装置。
一种高压输配电线路检测设备的CT在线取能装置,包括呈柱状设置且轴线重合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的一面设置为开放式结构;
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底面相对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端通过弹簧与滑槽的两侧端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有限位杆;
所述第二壳体内安装有取能线圈,所述取能线圈的内孔处设有多个套筒,且多个套筒分别套设在多个限位杆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壳体内圈均设有支撑台,所述取能线圈固定在支撑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设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槽内相对的两侧端连接,且导杆的轴线与壳体的半径平行;所述滑块套接在导杆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壳体开放式结构端通过周向布置的多个插杆连接,所述插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个壳体上,所述插杆的另一端插接在另一个壳体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壳体的外圈分别固定有两个支板,一组所述支板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安装有收纳箱。
进一步的,所述支板上固定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套有防滑套。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耐磨防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为开放式结构,且该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第二壳体间设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57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