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辅助接触组件、冰球晶闸管和功率半导体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66841.X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13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T·兹尔内;T·科拉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H01L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王其文;张涛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接触 组件 冰球 晶闸管 功率 半导体 模块 | ||
本公开涉及辅助接触组件、冰球晶闸管和功率半导体模块。所述辅助接触组件包括:第一外部引脚,其用于附接到外部装置;第一连接导线,其被构造成将所述功率半导体部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引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具有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成形为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和所述功率半导体部件之间提供稳定的电接触;弹簧,其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所述接触区域与所述功率半导体部件保持接触;以及绝缘体,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和所述弹簧并在其间提供电绝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功率半导体部件的辅助接触组件、一种包括所述辅助接触组件的冰球晶闸管(hockey-puck thyristor)、以及一种包括所述辅助接触组件的功率半导体模块。
背景技术
功率半导体部件(诸如,晶闸管芯片)通常被气密密封在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壳体内,且由此与外部电气装置分离。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在内部功率半导体部件和外部电气装置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电连接的辅助接触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因此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功率半导体部件的辅助接触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功率半导体部件的辅助接触组件。所述辅助接触组件包括:第一外部引脚,其用于附接到外部装置;第一连接导线,其被构造成将所述功率半导体部件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引脚,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具有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成形为在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和所述功率半导体部件之间提供稳定的电接触;弹簧,其被构造成使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所述接触区域与所述功率半导体部件保持接触;以及绝缘体,其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和所述弹簧并在其间提供电绝缘。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球晶闸管。所述冰球晶闸管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辅助接触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半导体模块。所述功率半导体模块包括根据本公开的辅助接触组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类似的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功率半导体模块的三维分解透视图,该功率半导体模块包括辅助接触组件。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辅助接触组件的三维分解透视图。
图3A-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辅助接触组件的细节图,其中,图3A在局部放大图中示出了辅助接触组件,图3B示出了辅助接触组件的另一局部放大图,并且图3C在横截面图中示出了辅助接触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功率半导体模块100的三维分解透视图。功率半导体模块100包括两个功率半导体部件200和两个对应的辅助接触组件300。功率半导体部件200通常被气密密封在功率半导体模块100的壳体内,且由此与模块100的周围(诸如,外部电气装置)分离。因此,需要在内部功率半导体部件和外部电气装置之间建立稳定可靠的电连接,从而确保对功率半导体模块的可靠且安全的使用。为此目的,可提供辅助接触组件300。
参考图1,两个辅助接触组件300均是功率半导体模块100的子组件,它们被压装在模块100的壳体内部。两个辅助接触组件300中的每一个分别连接到一个功率半导体部件200,以便在该内部功率半导体部件和外部电气装置之间提供连接。本公开中的辅助接触组件300允许与内部功率半导体部件进行稳定且可靠的电接触,且由此可以在内部功率半导体部件和外部电气装置之间建立期望的连接。特别地,辅助接触组件300的应用对功率半导体部件的寿命没有负面影响,并且同时确保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未经日立能源瑞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668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 下一篇:解决土壤侧冷热不平衡的土壤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