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末样品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83097.4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2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范航航;白朴存;侯小虎;赵学平;崔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202 | 分类号: | G01N23/2202;G01N23/2251;B08B5/04;B08B5/02 |
代理公司: | 内蒙古欣洋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5110 | 代理人: | 汪介方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样品 制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末样品制备装置,其包括振动模块;振动台上设有样品仓,在样品仓内放置有样品管;样品台活动插接在样品管的管口上,置于样品管内的样品台的台面上粘贴有导电胶;清洁台内开设有一端与清洁仓的底部连通的负压气道;清洁台内开设有一端与清洁仓的上部连通的进气气道。优点:将放置有样品管的振动台固定于振动装置上,通过振动装置采用振动方式,使细小粉末颗粒飞溅并吸附到导电胶表面,保证电镜样品的分散均匀性;利用清洁模块对导电胶上的粉末样品进行清洁处理,利用压缩空气吹落粘贴不牢的粉末颗粒,同时利用抽气机将漂浮有粉末颗粒的空气从清洁仓内抽出到室外,避免与操作人员的接触,保证了人员的身体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样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末样品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扫描电镜具有纳米级分辨率,是表征各种材料微观表面形貌的有力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化工和矿业等领域;由于粉末颗粒表面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极易团聚,因此,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粉末样品时,要保证粉末样品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扫描电镜粉末样品的常规制备方法包括直接分散法和超声分散法;对于分散性较好的粉末样品,采用直接分散法制样:样品台粘贴导电胶,借助牙签或勺将粉末样品转移到导电胶上,再用吸耳球或吹气枪将粘贴不牢的粉末颗粒吹落;对于团聚严重的粉末样品,采用超声分散方法:首先将粉末样品在分散介质(常见的如乙醇或蒸馏水) 中进行超声分散,然后取少量分散好的混合液滴在导电胶或硅片表面,烘干后用吸耳球或吹气枪将粘贴不牢的粉末颗粒吹落,再进行扫描电镜观察。
上述扫描电镜粉末样品的两种制备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流程短和易实现等优点被广泛采用;然而,上述两种制备方法存在明显缺点: (1)样品分散性差;采用直接分散法制备样品时,样品较厚,分布不均匀;超声分散方法虽然能够改善部分材料的样品分散性,但对于纳米材料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分散状态;而且,超声分散利用的分散介质挥发后,易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该薄膜吸收电子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影响颗粒表面细节特征的观察。另外,尽管部分分散介质挥发对仪器没有腐蚀作用,对人也无危害,但分散介质挥发不利于电镜样品室的清洁。(2)样品粉尘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未粘牢粉末在强电压作用下会发生粉末飞溅或脱离样品台,污染电镜镜头和物镜光阑;因此,有必要在将样品放入到扫描电镜样品室前,用吸耳球或吹气枪吹落粘贴不牢的粉末颗粒;但是,被吹落的粉末颗粒悬浮在空气中,易被人吸入肺中,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而且,部分粉末本身具有有毒、有害成分,即便是微量吸入,也可能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 (3)样品存在交叉污染风险;由于扫描电镜载物台上可放置很多样品,在制备过程和吹气过程,粘贴不牢的粉末颗粒极易造成样品间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样品粉尘对人体造成危害及避免交叉污染的粉末样品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扫描电镜用粉末样品制备技术存在的样品分散性差、样品粉尘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及样品间存在交叉污染风险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粉末样品制备装置,其包括振动模块、样品台和清洁模块;所述振动模块包括振动装置和固定于所述振动装置顶面的振动台;所述振动台上设有样品仓,在所述样品仓内放置有样品管;所述样品台活动插接在所述样品管的管口上,置于所述样品管内的所述样品台的台面上粘贴有导电胶;所述清洁模块包括清洁台和开设在所述清洁台上的清洁仓;所述清洁台内开设有一端与所述清洁仓的底部连通的负压气道,所述负压气道的另一端与负压设备连通;所述清洁台内开设有一端与所述清洁仓的上部连通的进气气道。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台包括所述柄部和圆台端部,所述圆台端部的大端面与所述柄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样品台底座;所述样品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个样品台插孔,所述样品台的所述柄部活动插接在所述样品台插孔内、且通过卡紧机构连接;所述样品台底座通过螺钉与所述振动台、所述清洁台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83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盖堆叠式的盖子
- 下一篇:一种防淹门应急提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