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芯棒弯管的支撑装置及其弯管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2487384.2 | 申请日: | 202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2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窦宝宁;赵琰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斯创(常熟)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2 | 分类号: | B21D7/022;B21D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芯棒 弯管 支撑 装置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材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用于无芯棒弯管的支撑装置及其弯管机,包括支撑块、滑板以及弯曲模;所述支撑块包括开槽和固定端,所述开槽开设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上通过所述开槽的开设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开槽的两侧,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未设有所述开槽的一端;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弯曲模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支撑板设有开槽的一端对应所述弯曲模设置;开槽内贯穿设置直管料,所述滑板和所述弯曲模分别设置在所述直管料两侧,直管料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模具间互相干涉,避免加工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无芯棒弯管的支撑装置及其弯管机。
背景技术
弯管机主要用于管件的弯曲,现有的自动弯管机大多数是液压的,数控的及机械传动的,自动弯管机在弯管时不用手动操作进行弯管,从而能够具有较高的弯管效率。对于直径小于10mm管路在加工在弯管加工中无法使用芯棒支撑;管子被夹爪夹紧后,由于夹爪与弯曲圆模有一定距离,管子在重力的作用下的中心无法与弯曲圆模的中心保持一致,主夹模会夹坏管子造成一定的报废。
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号为CN110877066A,公开了一种铜管自动弯管机,包括机架、供料装置、送料机构,送料机构包括第二托架组件、抓料装置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于机架上,第二托架组件和抓料装置分别设于支撑架上,且抓料装置设于支撑架上方,并往返于第一托架组件、第二托架组件和传送装置之间,第二托架组件处还分别设有找正装置和搓料装置,找正装置和搓料装置分别与第二托架组件相配合;折弯机构,折弯机构设于机架上,并设于传送装置一侧,与传送装置相配合。该专利技术就存在上述相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芯棒弯管的支撑装置及其弯管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芯棒弯管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块、滑板以及弯曲模;
所述支撑块包括开槽和固定端,所述开槽开设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上通过所述开槽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开槽的两侧,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未设有所述开槽的一端;
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固定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板上,所述滑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弯曲模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支撑板设有开槽的一端对应所述弯曲模设置;
所述开槽内贯穿设置直管料,所述滑板和所述弯曲模分别设置在所述直管料两侧,所述直管料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端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滑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定位孔对应设置所述支撑块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定位孔中与所述滑板固定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槽的中心线与所述支撑块的中心线相互重合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槽采用U型结构设置。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滑槽包括直槽和弯曲槽,所述直槽与所述弯曲槽连接设置,所述直槽与所述第一滑槽对应设置,所述弯曲槽对应开设在所述弯曲模的弧面上。
一种弯管机,所述的用于无芯棒弯管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器和主夹模,所述直管料通过所述送料器输送至所述开槽,所述弯曲模与所述主夹模设置在所述直管料两侧。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夹模上,所述主夹模与所述弯曲模夹紧时,所述弯曲模与所述主夹模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直管料的直径。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器向所述主夹模输送所述直管料,所述直管料的端部穿设过所述支撑块上的开槽中,所述主夹模与所述弯曲模夹紧所述直管料,所述直管料在所述支撑块的支撑下对准所述弯曲模的第二滑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斯创(常熟)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埃斯创(常熟)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487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